磨蹭的孩子,著急的家長。
經常遇到這種現象,上課時間已經過了,媽媽拖著孩子急沖沖地到了校區,媽媽心急如焚“快點,都遲到了,你還不緊不慢的?!焙⒆舆€是一副悠閑的樣子,這里看看,那里瞧瞧。
有的媽媽等孩子進去上課,開始抱怨,“真是要氣死了,天天磨磨蹭蹭的。每次出門都要磨半天,吃個飯慢慢吞吞的,穿衣服穿鞋還要磨磨唧唧的。每天都搞得跟打仗一樣的,氣死了?!?/span>
的確,很多家長都會因為孩子的磨蹭而生氣。
有的是一大早就開始,孩子磨蹭,開始是好言相勸,“寶貝,快點咯,不然要遲到了?!甭悬c著急,“來不及了,快點,要遲到了。”到后面各種急躁,“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還那么慢!你就等著遲到被老師批評吧?!?/span>
為什么有的孩子總是這樣磨蹭?
首先,跟孩子的生理發展有關。
孩子還在生長階段,他們跟大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孩子是用感官來體驗生活的,而大人則是理性思考的。
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各種感官去體驗生活,動用眼耳鼻舌身,刷牙洗臉的時候每次用手去體驗水的感覺可能都不一樣。
而我們會用理性的想法面對,那就是水,有什么好玩的。大人對時間有概念,知道時間到了就會著急,可是孩子不一樣,他們還沒有時間概念,還在各種體驗里,當然不會著急了。所以,我們要試著從這一方面去理解孩子的磨蹭。
其次,跟孩子的性格有關。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做什么慢,這樣的孩子往往情感更細膩,更敏感些。而有的孩子天生性子急,雖然不磨蹭,可是很容易生氣。
所以,不同的孩子氣質性格不一樣,我們要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再根據孩子的性格采取合適的交流方式。你不能強求一個慢性子的孩子風風火火的。
最后,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如果父母平時過于嚴厲,動不動就各種懲罰或者責怪,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會產生報復心理,你叫我快,我偏不。
或者過于溺愛,經常幫孩子做自己該做的事,比如穿衣喂飯等等,這種方式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反正來不及,你會幫我的。拖延或者磨蹭是一種對抗。
那到底要怎么辦?有幾點建議。
一、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提前準備意識
第一是調整好作息習慣。
要保證孩子的睡眠,跟孩子約定好什么時間是睡覺的點,什么時間是起床的點。早睡早起的孩子,不會因為睡眠不足,各種情緒不好,增加磨蹭的時間。同時,固定的作息時間也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第二是做一些事先準備。
比如前一天晚上可以讓孩子先挑選好衣服,準備好要帶去學校的東西;或者提前告訴孩子我們要在幾點做什么事,我們要提前準備什么。
二、讓過程增加一些趣味性
很多家長一著急就各種吼,各種催促,不妨先調整下情緒,不要讓氣氛變得緊張。
比如起床鬧鐘,可以設置三段不同的音樂,從舒緩到歡快,讓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音樂中醒來。
比如跟孩子玩比賽的游戲,可以盡量讓孩子贏,或者讓孩子想贏。
比如用提示法,對一些小的孩子可以結合圖片或者一些角色扮演,假裝毛巾變成毛巾公主要來幫忙洗臉之類的方式。
三、適當承擔磨蹭后果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試錯的過程。有的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后,才能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因此,讓孩子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自己承擔磨蹭的自然后果,也是一種方法。
比如說孩子上學前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時間快到了,再不加油就會遲到”。
如果孩子還是磨磨蹭蹭的,不妨試著等待,孩子如果真的遲到,老師會詢問或者批評。
或者約好的娛樂安排,因為孩子磨蹭錯過時間,就取消活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承擔磨蹭的結果,可能是被批評或者沒辦法玩。再提醒孩子,下次加快速度,結果就不會是這樣的。
四、堅持鼓勵,正面強化
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的催促,避免孩子內心的抗拒和排斥。
你只需要明確簡單的提醒,如現在是幾點,我們要幾點出門,或者我們現在需要做什么。
而不是加上自己的評論和情緒,避免評判性語言,如“你總是這樣磨蹭,”“你怎么老是不聽話”等等。
換一種方法,一看到孩子有進步,就精神鼓勵配合適當的物質鼓勵,正面強化孩子正確的行為。
比如孩子的速度快了一點點,就針對性的表揚,“你今天比昨天快了很多呀,做得真好,加油””你今天做得很好,沒有提醒你,你就自己刷牙洗臉了。“精神上的鼓勵,會讓孩子更有動力繼續進步。
在孩子有持續的進步時,適當的給與物質上的鼓勵。
比如給孩子買小禮物,或者帶去孩子想去的地方玩,而且要告訴他這是獎賞他的進步,要越具體越好。
比如說你這個星期每天早上都準時起床,或者主動做作業等等。這樣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值得的,會把正確的行為繼續堅持下去。
總之,孩子的磨蹭需要家長的引導,才能慢慢戒掉,請多點耐心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