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封建王朝兩千多年歷史,自秦始皇開帝制,中國大地一共誕生了四百多位皇帝,當然這其中有很多是割據一方政權的皇帝,算不得天下之主,另外秦朝以前的夏、商、周、春秋、戰國的諸侯王和上古的三皇五帝也不算在內。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中國統一王朝的列位開國皇帝,簡單介紹他們的事跡和對于中國的主要貢獻。
中國的統一王朝分別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
亂世的南北朝、五代十國以及新莽今天不做討論。
由于內容比較多,所以分為上、下兩篇。
上部分為秦、漢、晉、隋。下部分為唐、宋、元、明、清。
秦朝 秦始皇嬴政
春秋戰國,周天子名義上是天下之主,實際上名存實亡,戰國時期七國爭雄,地處西陲的秦國經歷商鞅變法成為戰國后期最強大的國家。
秦始皇影視形象
嬴政,嬴姓,趙氏 ,名政。秦莊襄王嬴異人和趙姬之子。雖然是秦王血脈,但從小出生在趙國邯鄲,后來歷經劫難才返回秦國,十三歲便繼承秦王位。早年與其母在趙國作為人質,寄人籬下的生活想必讓嬴政永世難忘。
秦國執政期間,在內任用法家李斯,對六國作戰啟用持重的王翦為將,平定嫪毐叛亂,剪除呂不韋,掃滅六國,終結春秋戰國連年亂世,統一度量衡。
秦朝奠定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基本政治格局,千年之法皆脫胎于秦制。
漢朝 漢高祖劉邦
秦朝末年,嚴刑峻法,大興土木,百姓不肯重負,紛紛揭竿而起。
劉邦影視形象
劉邦出生農家,不喜勞動,經常被其父訓斥無所事事,曾出任沛縣泗水亭長,被譽為布衣天子。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天下,知人善用,積極發揮部下的才能,廢除秦朝苛法,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屢敗屢戰,從不輕言放棄,采用計策離間項羽與范增的關系,最終擊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
稱帝后,陸續消滅了韓信、彭越、英布等有威脅的異姓諸侯王,穩定了統治,同時修養生息,安撫百姓。
同時漢朝奠定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儒家思想為主流的基調。
晉朝 晉武帝司馬炎
三國末期,曹魏大權為司馬氏所掌,司馬炎乃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
司馬炎影視形象
到司馬炎這代,曹魏實際已經是司馬家說了算了,曹氏皇帝曹髦被司馬家逼得沒有活路,親自持劍出宮欲殺司馬昭,被其爪牙成濟殺死,享年19歲。
后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為晉。
在位初期,還意欲改革,可司馬家本就是篡權奪位上臺,很多賢人不愿入仕,在位后期荒淫無度,不心政事,選了一個白癡太子司馬哀,又大搞分封制,嚴重削弱中央集權,造成后期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對社會和百姓造成了極大的生存危機。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晉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之一。
隋朝 隋文帝楊堅
隋朝和秦朝一樣,是個二代而亡的短命王朝。
楊堅的父親楊忠就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地位崇高。
楊堅影視形象
北周宣帝繼位,任命楊堅為上柱國(北朝最高級武官),掌握重兵。隨著楊堅的權位不斷增加,漸漸有了不臣之心,終于在大定元年,迫使靜帝禪讓,當上了皇帝,隨后便害死了年僅9歲的靜帝宇文闡。
在位期間積極進行改革,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加強中央集權。派其子楊廣率軍南下,平定陳朝,統一天下。
由于經歷了南北朝的亂世,百姓非常困苦,楊堅多次減輕稅賦,使國家人口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晉王楊廣也就是后來的隋煬帝,當時還不是太子,陰險狡詐,外部拉攏權臣,內部誣陷太子楊勇,終于篡奪了太子之位,后來隋文帝楊堅的離奇去世,相信與楊廣也脫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