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在年輕父母們跟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要比上一代人要更加輕松有趣很多,小編就曾看到這么一個視頻,年輕的爸爸帶著孩子去取快遞,結果卻是讓孩子來幫自己扛快遞,而自己卻拿著一根冰棍在吃,在家的媽媽看到父子兩回來就變成這樣子,看完后簡直就哭笑不得。
但很多爸爸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往往都沒有如此的融洽,有的家庭孩子甚至很少跟自己的爸爸做交流。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并不利于親子關系的發展,那爸爸們在平時又要如何來增進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呢?小編在這里就給大家講解幾個主要的方式,讓爸爸和孩子之間能夠更加的親近。
1、給予足夠的親子共處空間
親子的共處空間能夠很好的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甚至會讓爸爸和孩子之間的隔閡不斷的消除。《爸爸去哪兒》的這一部綜藝節目其實就是讓長時間缺失的爸爸回歸到孩子的生活中來,打造出專屬于父親和孩子之間的共處時間和空間,并以此來增進父親與孩子之間的了解和親密度。
而作為媽媽,很多時候都覺得爸爸做事情很不靠譜,從來都不會放心把孩子交給爸爸照顧,但其實這并不利于爸爸和孩子之間親密關系的建立。想要讓爸爸回歸到孩子的身邊,承擔起父親應有的責任,就需要懂得放手讓爸爸和孩子多一些共處的時間,并相信爸爸能夠將孩子照顧好。
2、做好保護者的角色
在每一個家庭中,父親和母親所承擔的角色都有所不同,父親想要建立與孩子之間穩固的親子關系,首先就要做好一個父親應有的角色,而這一角色更重要的職能就是“保護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心理上的安全感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足夠的安全感,孩子的成長才會更加的自信樂觀。
作為父親,則需要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能夠放心的依賴自己。
3、成為孩子傾訴的對象
很多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系都非常的僵硬,孩子有很多事情都不愿意跟自己的父親說,其實這就是溝通上存在著隔閡。而父親要如何做好孩子能夠傾訴的對象呢?首先就要懂得去注重孩子,并且能夠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東西,在溝通時更多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一味地以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來做判定。
理解,是傾訴和溝通之間的橋梁。
重要提示:在親子關系之中,爸爸和孩子的關系往往都偏向于生疏的狀態,而我們就需要通過給予爸爸和孩子足夠的親子共處空間、爸爸做好孩子保護者的角色,并且成為孩子傾訴的對象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這樣才能夠改善家庭現有的不良關系。
今日話題:你們家里的寶寶和爸爸的相處關系如何?是否存在有親昵的表現?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