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愛說謊,是讓很多家長頭痛惱火的事,小小年紀就學會撒謊,長大了還了得? 事實上,說謊是每個孩子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國外有研究結果表明,孩子在2~3歲時就會講完整的謊言了。所以說,父母不必對此大驚小怪,“說謊”是孩子心理發育中的常見現象。
孩子總愛說謊話?別急!和小編一起從5個案例中解析孩子愛撒謊的原因
一、孩子的表現欲萌動
案例:其實我根本就沒畫完
幼兒園里,老師讓大家畫一只大紅蘋果。“畫好的小朋友請舉手。”“我畫好了!”小航第一個舉起了手。老師笑瞇瞇地對他點點頭。小航心里很美,我是小朋友中最棒的一個!可是沒想到,老師還讓他把畫好的紅蘋果展示給大家。“糟糕!”其實小航根本就沒畫玩,這可怎么辦啊?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解析:表現欲驅使孩子說“謊”
幼兒期的孩子表現欲很強烈,當孩子學會一首新歌,畫了一張自己滿意的畫,會搭一種新的積木樣式或會做一種新的游戲,就會高興地向父母顯示。表現欲能增強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同時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孩子在強烈的表現欲驅使下,會不自覺地說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謊”,這些“謊”往往被父母理解錯。
應對方法:父母首先要用鼓勵的言行幫助孩子鞏固、發展他的表現欲和表現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與積極性。如:“孩子真棒,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孩子客觀的自我認知。接下來對于孩子給予客觀的評價,逐漸培養孩子對自我客觀的認知。
二、孩子理解性心理錯位
案例:老師表揚我是好孩子
東東是個調皮好動的孩子,看到一個小朋友帶來的“機器貓”很好奇,一把槍過去自己先玩起來,那個小朋友哭哭啼啼地找老師告狀了。
老師把東東叫到一邊溫柔地說:“搶小朋友東西是不對的,下次改了還是好孩子。”咦?老師表揚我是好孩子了,東東心里這個美啊!回到家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媽媽,而槍小朋友玩具的事情反而忘得一干而凈了。
解析:心理錯覺讓孩子誤讀別人的話
2-3歲的兒童認知發展處于前運算階段,個體開始運用簡單的語言符號從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維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語言的含義。孩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足而產生了心理錯覺,從而說出了與客觀事實不符的話。就如同故事中的孩子,把老師的客觀評價當成了表揚,出現“撒謊”現象。
應對方法: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對于這類“說謊”現象,父母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幫助孩子解析成人的話的真正含義,消除孩子的模糊認識。
三、孩子害怕受到懲罰
案例:杯子打碎了,媽媽打屁股
4歲的南南在家里跑動時不小心碰倒桌子,碰壞了媽媽剛剛買來的精致茶具中的2個杯子,媽媽回來后當然“龍顏大怒”,質問南南怎么回事,南南膽怯地說:貓咪剛才從桌子上蹦過去,碰壞了杯子。媽媽明知南南在撒謊,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朝南南的小屁股狠狠地揍了幾下。
解析:哲學家羅素說過:“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解析兒童說謊的原因時也說:“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挨罵而尋求的避難所。”2~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斷,當他們發現自己做錯事時,會本能地害怕隨之而來的懲罰,特別是已經有過做錯事被訓斥、懲罰的經驗。
應對方法:此時媽媽不要為了讓孩子說真話而一個勁地盤問,那樣只會使孩子把謊話編得越來越圓。為孩子創造一種說真話的寬松環境,告訴孩子人都會犯錯,應當勇敢的承認,下次注意了就行了。當孩子主動說了實話后,首先要表揚孩子的誠實,然后再妥善處理孩子的錯誤。
四、孩子受到成人言行影響而撒謊
案例:媽媽也騙人
王阿姨打電話約媽媽出去吃飯,媽媽說她生病了去不了。不對呀,媽媽沒有生病啊。“媽媽,你哪生病了啊?”我話還沒有說完,媽媽就伸出手指“噓”讓我別出聲。一天晚上,鄰居小朋友打電話讓我出來玩,我就告訴她我生病了。媽媽說:“小孩子不許說謊!”我沒說謊啊,媽媽上次就是這樣和阿姨說的啊。
解析:幼兒模仿能力很強,成人在社會交往中一句漫不經心的謊話都可能被孩子模仿。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些小謊話,以后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說謊。另一種情況是父母有時不經意說了的話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兌現,比如有些父母許諾星期天帶孩子到公園玩,但由于緊急的或特殊的情況未能實現,孩子就會覺得大人是在說謊,我以后也可說謊。
應對方法: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身教勝于言傳。當父母告訴孩子要說“實話”時,要反思自己是否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此基礎上修整自己的言行。另外,許諾孩子的事情就要認真履行,如果不能兌現要向孩子說明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
五、孩子時為取悅父母而撒謊
案例:偷個小紅花讓媽媽表揚
媽媽總是當著我的面夸鄰居家的小姐姐能唱會跳、長得漂亮,她從來不夸我,在媽媽眼里我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今天幼兒園里老師教我們剪小紅花,我偷偷地把一只小紅花塞到了口袋里。回家后我告訴媽媽,今天我的表現好,老師獎勵了我一只小紅花。媽媽夸我真是個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地。
解析: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現得好就會很高興,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沒有達到期望就會訓斥孩子,長此以往,孩子為了取悅父母就會說謊。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況,讓孩子撒謊成功,嘗到了甜頭,會強化孩子的說謊行為。
應對方法:面對孩子這樣的說謊行為,父母要檢查自己對孩子要求是否得當,期望是否合理,適當的期望是孩子進步的動力,但如果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圍,就會讓孩子形成心理壓力,導致不良行為的發生。孩子的不良行為都是緣于對父母有條件的愛的感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和充分的尊重,孩子就會健康的發展。
如果您有其他關于寶寶健康成長發育的問題咨詢,請添加小編微信號:children_61(添加時請備注文章獲取來源,如今日頭條),將為您提供一對一專業解答哦。
也歡迎各位將文章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或在下方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
本期話題:“面對孩子說謊,你是如何應對的?”(歡迎在文章下方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