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庭爭吵中,都可以聽到類似的指責:爸爸認為孩子成績不好,孩子認為媽媽太嘮叨,媽媽認為爸爸管孩子太少,爺爺奶奶則覺得兩口子關系太差,對孩子影響不好。
誰說的對呢?其實都沒錯。因為一個家庭是由每個家庭成員組成的系統,《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就很好的給我們闡述了單個家庭成員出現問題時,家庭其他成員也都有相應的問題和責任。
不和諧的家庭:全家都有份
20世紀50年代,心理專家就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病期似乎與其父母的婚姻沖突息息相關。一旦父母激烈爭吵起來,子女就會發病,把生病當作維持家庭穩定的滅火器。
所以孩子的問題可能來自于緊張的家庭氛圍和沖突。
家庭治療師剛接觸布萊斯一家的時候,表面上貌似是這家的女兒克勞迪婭有抑郁癥想要輕生。
深入了解才知道:冷靜睿智的爸爸大衛,注重工作對家人缺乏關心;苦苦支撐“賢惠”外衣的媽媽卡羅琳,其實非常挫敗沮喪。
然后你會驚訝的發現:這家里每一個人都有“病”!
治療師不認為是哪一個人有“問題”,他把布萊斯一家當做一個整體,來進行心理的疏通治療。
但是在治療師告訴這對夫妻,全家人都有問題,都需要治療的時候,大衛(丈夫)和卡羅琳(妻子)大驚失色:“不是治療好克勞迪亞(女兒)就行了嗎?只是她一個人有心理問題!”
事實證明治療師是對的:他們先針對媽媽和女兒治療,母女關系得到緩和,女兒也開朗了很多。看似一切都好了,但是很快又出現了下一個替罪羊:兒子–丹,來掩飾父母矛盾,轉移家庭戰火。
原來,這對夫妻之間存在很多問題:性生活不和諧、各自與自己的父母關系緊張、妻子過于依賴丈夫,但丈夫冷漠疏離……
所以,他們之間不健康的人際關系一日不除,家中某一個人的癥狀便會一日繼續存在。
沖突背后家庭共生模式的特點
1、壓力(突發情況、人際關系和個人內在的壓力):在布萊斯一家中,他們都有各自的壓力。
2、三角關系:父母在感情上互相疏離,孩子過度介入他們的挫敗情緒之中。例如:本書中大衛和卡羅琳夫妻關系的疏離,讓兒女過度介入了他們的情緒中。
3、責備怪罪:家庭迫切尋求某位成員作為可以怪罪的對象(替罪羊),不但互相謾罵指責,還能輪流推卸自己的責任。大衛(丈夫)和卡羅琳(妻子)都不愿承認自己的問題,而是將矛頭指向孩子。
4、認同感的擴散:為了保全家庭的完整,家庭系統嚴格控制了每個家人的角色,犧牲個性,成全共性,他們都沒有被允許活成自己。這種壓力下,沖突正是家庭成員想要獨立分離需求的體現。
5、停滯:漫長且一成不變的生活,既疏離又冷淡,既孤獨又厭煩。在大衛和卡羅琳漫長的婚姻中,彼此之間的新鮮感和熱情都被耗盡。
原生家庭的重現:面對自我
在家庭共生模式下,不好的家庭環境,對全家人而言都是痛苦。
治療初期,布萊斯一家沒有人是真正快樂的,父母之間的矛盾通過孩子暗暗較勁。
每次妻子看不慣女兒,似乎都是通過責罵女兒來責怪丈夫。丈夫也通過和女兒親近,來表達對妻子的不滿。
兒子則與母親走的近,和父親暗自較量。夫妻倆對于孩子們的不聽話,都互相責怪。
女兒感覺家里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做什么都會讓媽媽不滿,不愿交流,有了輕生的念頭。
兒子覺得爸爸沒有權威,還不如自己男人,漸漸自大狂妄,不受管教。
在治療后期,大衛(丈夫)明白了自己在家庭里,總是消極抵抗,巧妙的挖苦妻子。而這一切,竟然是他原生家庭父母相處模式的重現!
起初治療師邀請大衛(丈夫)的父母和卡羅琳(妻子)的父母到治療室來,理由是:“幫助孩子治療”。他們并不認為自己有什么問題,才欣然來到治療室。
而實際上,大衛(丈夫)一直在討好父親,想要向父親證明自己。因為父親一直在暗中幫他安排工作,他覺得自己不受信任、能力不被肯定。
卡羅琳(妻子)則一直在討好母親,在母親的控制下長大的她,人到中年依然不敢與母親頂嘴,所以她時而討好女兒,時而又控制、指責女兒。
而且他們父母的婚姻都有一個特點:并不幸福。
他們當面和父母說出了自己的痛苦,加上治療師的調節引導,這對夫妻才漸漸得到治愈,開始放下過去,走向新生。
建立幸福家庭的鑰匙:找回自我,邁向獨立
布萊斯一家漸漸開始關注家庭成員的自我成長,避免互相控制捆綁。全家人都更開心了,治療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他們大致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得到改變:
對于孩子:放棄控制,讓孩子獨立成長。
對于伴侶:放棄改變,不再期望將對方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對于自己:與原生家庭和解,直面自己的心理問題。不再每天圍繞家庭其他成員而轉,找到自己的價值和生活,邁向獨立。
當然,這個改變是漫長的,經過一年半的奮斗,他們學會了對自我接納,自我接納以后,接納彼此也變得簡單了。
卡羅琳(妻子)開始回到大學上選修課程、參加社區活動,接觸家庭以外的世界。
大衛(丈夫)學會了享受生活,不再將工作看做是全部,更愿意花時間陪伴家人,心理更輕松自在了。
克勞迪亞(女兒)出國讀大學…
全家人都將生活的重心放在對自我的提升,而不是對他人的要求和苛責上,家庭氛圍變得輕松愉快不少。
看完這本書里布萊斯一家的治療故事,你是否還認為一個家庭的不和諧,只是單個家庭成員的問題呢?
好的家庭,也許就是妻子有自我,丈夫懂生活,孩子各奔前程。全家人都獨立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告別糾纏,邁向獨立。
而這一切,離不開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告別單個成員成為家庭替罪羊的思想,各自反思自己的問題,共同為家庭去改變,才是經營一個幸福家庭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