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在網(wǎng)上吐槽,說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的,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情,他們能磨蹭半個小時。比如有一位寶媽就分享了自己的例子,”讓孩子下樓倒個垃圾,半個小時后一看,孩子還在玩手機。”
還有的寶媽吐槽,”我家孩子拖拉就算了,我都催他了還磨磨蹭蹭不愿意去”。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父母都遇到過。
為什么有的孩子做事很拖拉,還”催不動喊沒用”?
①時間觀念不強
有些孩子,并沒有很強的時間觀念。比如當父母喊他們做某件事情時。孩子就認為,自己有很多時間可以做這件事情,先等一會再做。沒有考慮時間限制的孩子,在父母看來,就是做事情很拖拉。
②注意力在其他地方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分散,父母喊他們?nèi)サ估叩氐取T谕嫠5暮⒆勇牭搅耍笱芑卮鹨矝]往心里去,一轉(zhuǎn)頭就忘記了;或者是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被其他事情吸引了,導致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進度慢,顯得很拖拉。
③能力不夠
孩子還小,大人眼中輕而易舉的事情,對他們而言可能很難。因為能力不足,當父母要求孩子做事時,他們會很猶豫;或者做事情時,因為能力限制,孩子要慢慢來,不能快速完成,就演變成拖拉的情況。
面對做事拖拉的孩子,父母要做出3個改變,比一直催促孩子管用
①幫助孩子認識時間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從小就讓孩子培養(yǎng)時間意識。比如告訴孩子5分鐘內(nèi)要做好某件事情,如果沒做好就要接受懲罰,比如不能看電視等。以此來約束孩子,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不再拖拉。
②配合孩子的節(jié)奏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節(jié)奏。可是有的父母卻偏偏喜歡讓孩子按照他們的想法和節(jié)奏來。這樣會打亂孩子的節(jié)奏,影響到做事的效率,然后就變得拖拖拉拉。父母不妨配合孩子的節(jié)奏,讓他們自己摸索一套辦法,慢慢地孩子就不會那么拖拉了。
③適當獎勵孩子
如果孩子及時完成了某一件事情,父母可以適當?shù)鬲剟钏麄儭1热绾⒆影磿r寫完做了,就獎勵他們看一會電視。以此培養(yǎng)起孩子按時做事的習慣,進而養(yǎng)成不拖拉的好習慣。
父母也可以通過書籍教育孩子,幫助他們糾正拖拉的壞習慣。這一本《5步兒童時間管理法》就很不錯,推薦給有需要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