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孩子喜歡說臟話(孩子老是說臟話什么原因)
各位寶爸寶媽好,我是小敏。在平日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時常會發(fā)現(xiàn)有學生有說臟話、爆粗口的現(xiàn)象,相信一定也或多或少有家長正在為此現(xiàn)象而煩惱。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導致孩子說臟話的三個可能性因素,以及我們作為家長和老師要如何應對。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tǒng)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tǒng)的講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說臟話的危害
首先要界定臟話的范圍——除卻我們都知道不尊重他人、肆意飆臟的不文明用語以外,其實不講禮貌地與師長頂嘴、不講道理的狡辯和耍嘴皮子,都屬于幼兒階段的負面語言。
孩子爭吵
說臟話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2-4歲期間,這是孩子口頭語言的發(fā)展敏感期,這個階段孩子的模仿能力格外強,因此如果周圍有人喜歡說臟話,孩子很容易把它作為一種新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模仿,并好奇地加以練習和運用,但是這時候孩子其實是不明白臟話的意思的。
另一種情況是在4歲以后,這個階段孩子基本已經可以分清語言的褒義和貶義,哪怕不準確,但他們也能理解臟話是不禮貌的用語,這個時期孩子說臟話就是有意識的運用了。
說臟話影響社交
一旦說臟話形成了習慣,變成了口頭禪,便很難改正,對孩子的危害是極大的,不僅影響了孩子的人際交往,久而久之影響了個人形象,還對其社會性發(fā)展極其不利。
說臟話的可能性因素
一、模仿心理
剛剛提到過,孩子在學習口頭語言的幼年階段,分不清語言的褒貶,對于臟話的出現(xiàn),會存在好奇模仿的心理。他們甚至會將學會的臟話當作新的語言技能,展示給父母??梢娺@個時期孩子說臟話并非是為了攻擊他人,因此父母在發(fā)現(xiàn)孩子說臟話時不必過分強調和阻止,正常地對待孩子,孩子很快會忘記這一茬,從而小事化了,反之很可能會加深孩子的印象,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孩子善于模仿
二、吸引他人注意力
很多家長會疑惑,到了青少年時期,孩子明明已經能夠辨別語言的褒貶,為什么還要主動且刻意地飆臟話呢?明明我已經多次制止了,甚至還因為這個揍過他了呀?
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可能是潛意識里想通過說臟話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在孩子第一次說臟話的時候,家長就必須要加以制止,但是一定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而非通過暴力極端的方式來鎮(zhèn)壓,這樣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故意引起注意
三、發(fā)泄情緒
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在與同伴玩耍,情緒過于激動時有可能會飆臟話;在和父母意見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可能會在言語上沖撞父母;犯錯誤在老師面前受批評時,很可能會通過不禮貌的方式狡辯、頂撞老師。
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的臟話都是孩子在情緒不滿的時候出現(xiàn)的。可見,當孩子沒有機會或者沒有能力表達清楚自己的情緒時,就有可能會通過說臟話來發(fā)泄內心不滿。顯然這個時候孩子情緒已經十分激動,我們不能通過粗暴禁止或一味說教來教育孩子不說臟話,而應該就事論事,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其排解負面情緒。
孩子情緒不滿
孩子說臟話怎么辦
一、冷處理
通過冷處理的方式,對孩子非主觀意識的臟話置之不理,讓孩子對臟話的興趣自然而然地消減。
二、模仿療法
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父母和老師首先要做好引導,讓孩子在接觸到臟話前就先認識到正確而文明的禮儀是怎樣的。例如通過陪伴孩子觀看中華文明禮儀節(jié)目和相關的教育動畫視頻,閱讀與中華文明禮儀相關的漫畫或書籍等等方式,讓孩子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從而在遇到臟話時自覺地進行抵制。
學文明懂禮貌
三、疏導情緒
當孩子是通過說臟話來發(fā)泄情緒時,通常是在表達自我情緒上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多多關心孩子的思想,與孩子談心,引導孩子通過正常的語言表達內心想法。還可以引導通過畫畫、寫日記等方式排解自己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并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和尊重,在孩子的行為舉止有進步的時候對孩子加以鼓勵。
找到正確排解情緒的方法
四、樹立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身為父母和師長,我們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示范,拒絕說臟話,拒絕一切不文明行為,以良好的性格和品行感染孩子,讓孩子遠離糟粕文化,沐浴在文明的陽光之下,在生活中找到最好的榜樣。
以上就是關于孩子說臟話現(xiàn)象的分析,各位寶爸寶媽們有更多經驗和想法也歡迎一起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