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總有那么一段時期,父母是跟他們講不通道理的。所以,有人說孩子3歲前,父母不要跟他們做朋友,而是要對他們下命令。但是,下命令真的管用嗎?
從帶娃經(jīng)驗來說,對孩子下命令確實有一定成效。但是,這種成效也是三分鐘熱度,過不了多久,孩子該犯錯犯錯,該不聽話照樣不聽話。對此,很多家長都很發(fā)愁,到底該怎么管教孩子,才能讓他們聽話呢?
孩子不聽話,家長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朋友家兒子今年3歲多,其他孩子都是都是鬧人的年紀,他卻異常乖巧。朋友說,是她管教有絕招,因為孩子每次不聽話,她都會說上一句:“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孩子一聽,立馬抱著媽媽說“我聽話,媽媽別不要我”,然后就會變得很乖。朋友覺得這句話百試百靈,于是就經(jīng)常跟孩子說。
其實,不僅我朋友,身邊很多家長都經(jīng)常跟不聽話的孩子這樣說。當然,還有一些老人,面對鬧人的孩子,也會說上一句:“你再不聽話,你媽媽就不要你了?!焙⒆右宦?,也會很快變得乖巧,因為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被大人尤其是媽媽“拋棄”。
所以,這樣管教孩子,其實就是在用威脅控制孩子,用孩子們最在意、最恐懼的事情去威脅孩子聽話、妥協(xié)。這樣做,雖然成效顯著,但是對孩子們的傷害也很大。
家長用威脅控制孩子,傷害遠大于成效
①導(dǎo)致孩子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
孩子為什么會被家長威脅成功?實際上還是他們在乎家人,害怕被家人“拋棄”。如果家長經(jīng)常對孩子說這句話,孩子就會處在深深的恐懼當中,會時刻擔心家人哪一天就不要自己了。久而久之,就會導(dǎo)致孩子內(nèi)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就像我朋友家兒子,總是在媽媽面前小心翼翼,讓人很心疼。
②孩子變得習慣妥協(xié)
如果家長總是以“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來威脅孩子妥協(xié),那么孩子以后遇到任何事,都很容易習慣妥協(xié)。這樣長大就很容易變成一個毫無主見,缺乏立場的孩子,走入社會也是最受拿捏的人。
③越管越叛逆
或許,家長說一次“不要你”管用,說的多了,孩子就免疫了,不僅不會乖乖聽話,還可能越管越叛逆。因為家長對他采取威脅措施,他也會反擊,甚至模仿大人的行為,也用“威脅”去回擊大人。
孩子不聽話,恰當?shù)墓芙谭绞接心男?/h1>
既然奏效的方式,管用但傷害大,我們就要尋找新的教育方法。學(xué)著在育兒過程中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有錯要改正,我們的方法不得當也要改改。因此,孩子不聽話,我們可以嘗試一些恰當?shù)墓芙谭绞健?/p>
①不要只強調(diào)讓孩子服從,而是要以理服人
雖說小孩子有時候聽不懂道理,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下命令讓孩子服從。就算要孩子服從,也要以理服人,讓孩子心甘情愿聽大人的話,而不能用威脅。就比如,我們想讓孩子睡前刷牙,就不能說“不刷牙別跟我睡”,而是要說“不刷牙就容易牙疼,以后不能吃好吃的”。讓孩子明白為什么這么做,孩子才能乖乖聽從。
②彼此及時隔離,給孩子和自己獨處的時間反思
父母之所以會威脅孩子,其實還是情緒不夠冷靜,如果在跟孩子溝通前能在心里默數(shù)一二三,或許情緒會平靜很多。當然,美國教育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方法叫作“timeout”,也就是“計時隔離”。就是當孩子犯錯之后,給他一個獨處的時間,讓他冷靜思考,調(diào)節(jié)情緒。
其實,這個方法家長和孩子都可以用,彼此都需要一個“計時隔離”進行反思。反思過后,或許家長不會再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孩子也不會那么執(zhí)拗了。
③幫孩子找解決的方法
如果孩子不聽話,父母只會說“不要你”,那么孩子只會被迫服從,而不會認真反思自己的過錯,親子間更無法達到良性溝通。因此,在孩子不聽話時,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讓他聽話,而是幫他分析問題,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有了解決辦法,孩子才不會總犯錯,父母也不用每次都發(fā)火威脅孩子了。
總之,孩子不聽話,父母用語言威脅并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反而還容易贏了孩子輸了自己,把親子關(guān)系弄得更糟糕。只有努力控制情緒,找到恰當?shù)奶幚磙k法,孩子才能往好的方面成長。
【話題討論:家長們,你對孩子說過“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