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合作的心得(《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合作》)
自從作為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我就開始不斷地去學習如何做好家長這個角色,最近也思考了很多問題,包括如何輔助孩子學習,如何提升孩子綜合能力等,家庭和學校作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兩個場所,如何保持兩者之間的有效互動也是我思考的問題之一。最近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觀看了小學課程《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我非常認可視頻中老師的觀點,通過課程的學習,使我進一步提升了與老師在溝通方式,溝通內容,良性互動方面的認識。下面將我的認識和感悟進行總結。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是必要的,有意義的,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出現各種情況,通過家長與老師的溝通,雙方可以及時了解孩子的狀況,讓老師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也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方法和學校規則,并制定合適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應注意方式方法,開展有效溝通,好的溝通方式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作為溝通的前提,我們首先要了解并選用更好的溝通方式和方法,以開展有效的溝通為目的。
1、選用合適的溝通方式,作為溝通,從形式上有很多溝通方式和途徑,例如電話,微信,面對面溝通等,家長首先要對溝通的目的進行分析,并按目的選用合適的溝通方式,例如,文字溝通大多時候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應家長的心態,容易產生誤會,所以對于一些較復雜的事情,應選擇電話或者見面溝通,盡量少用微信文字溝通。
2、要保持正確的溝通心態,人與人溝通的心態很重要,這關系到你在多大程度上達到溝通的目的,與老師的溝通應遵循幾個原則,分別是真誠平等原則,信任原則,適時適度原則,對于平等和信任原則,大家應該尤為重視,現實生活中個別人總是感覺老師疏忽自己家孩子,總是喜歡采用質問的口氣,這個達不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3、注重說話的技巧,保持理性和客觀,說話技巧往往體現一個人的情商,與老師的溝通,首先要表達出認可和感謝老師對孩子的幫助和教育,對于老師反饋的評價和問題,要做到認真聆聽,理性分析,理性回應。
4、溝通前要做好準備,溝通前的準備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點,其一是想好溝通內容,其二是對老師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不能泛泛而談,其三是做好優先級排序,先將最重要的。
5、溝通后要重視對孩子的反饋,要及時反饋老師對孩子的表揚,要與孩子溝通如何更好的遵守學校規則,維護老師的權威,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并做好跟蹤。
6、正確應對老師對于孩子的“告狀”,對于老師的“告狀”,要積極配合不逃避,要在弄清楚事情緣由的情況下,盤點自己家庭教育問題,并積極改進,要注重孩子的行為規范,注重孩子的情緒發展和人際關系。
7、正確表達對老師的意見,家長對老師的意見要注重表達方式,場合,措辭,例如意見的表達要通過私信的方式,不能通過微信群,不能隨便越級去溝通,不能教老師如何教育,不要給老師傳遞負面情緒等。
總之,一個孩子的良好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良好配合,這種良好的配合需建立在家長和老師的有效溝通和合作上,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合作,這是一個家長需要長期研究的課題,也許每個家長都可以寫一本書,叫“一個學生家長的成長史和蛻變史”,也希望各位家長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