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孩子調皮不聽話怎么辦?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有和我有同樣的擔心。
以前一個孩子他爸去外地工作,孩子在家跟爺爺奶奶長大,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在外面惹一些禍事,這個孩子也不知道怎么辦,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家里還有個孫子,所以父母對他寄予厚望,又覺得他很聰明,所以對他寄予厚望,他見到生人,就會問“你們家的爺爺奶奶怎么沒來?”他幾乎是“以身作則”,我想可能他是這種想法吧,經常被父母說,他不聽話,說不好聽。
由于這個孩子的父母從小對他寄予很大的厚望,從小在他的印象中,父母為他安排的人生道路就只有學習,“我只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將來就能有出息,一定能上個好大學。”于是父母只要孩子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學習,就給他報各種補習班,用各種手段來激勵他學習。在父母的高壓政策下,孩子學習變得很被動,寫作業時磨蹭,不能看電視,不能看手機。他們不會主動去學習,因為他們覺得這些都是爸媽的安排。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慢慢的,他們的心中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懷疑,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低。他們會在內心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值得父母認可,沒有人喜歡自己。
當這種自我否定的心理狀態持續性后,他們會對學習喪失興趣。他會在內心認定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從而產生了厭學心理。
第三,容易讓孩子走上極端。
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厭學后,就是動怒無常。當孩子厭學后,家長很容易沖動,對孩子打罵,甚至有一些過激行為。這很容易讓孩子出現過激行為。
父母應該怎么做?
1、多一點耐心
厭學是一種普遍現象,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
有些父母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可能會比較暴躁,可能會對孩子訓斥、打罵,甚至采取一些比較極端的方式,比如斷網、砸手機,這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
與其這樣,家長不妨試試用增加親子活動、全家一起做飯的方式,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強孩子對家庭的歸屬感。
2、調整情緒
孩子厭學一般會出現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比如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
這時,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家長千萬不要著急。
不妨試著讓孩子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去外面走走。
3、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讓人產生多巴胺,可以讓人心情愉悅,所以,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在運動的時候,都要保持一定的運動習慣,并且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平時也要多和孩子一起運動,比如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等,讓孩子通過運動,釋放內心的壓力。
4、 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有助于改變人的行為,如果通過改善人際關系來改善人的情緒,那么,也可以通過改變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模式來改善。
如果父母實在無法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可以向心理治療師尋求幫助。
治療師的角色扮演是幫助孩子發展有效情緒的最佳方案,父母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幫助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可以幫助孩子在消除不愉快的情緒時進行自我安撫。
在治療師的幫助下,小黎漸漸地不再壓抑自己的情緒,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
創傷帶來的情緒化,會讓孩子變得非常抗拒溝通,不愿意去溝通,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情緒。
所以,父母要學習這種方法,不僅能讓孩子及時宣泄情緒,還能幫助孩子處理情緒,消除負面的影響。
這種方法,在我上面的視頻中已經有成功案例中。
因為小黎的女兒不愿意跟媽媽溝通,因為小黎要求女兒一定要乖巧,如果媽媽不愿意,就會和爸爸吵架。
雖然沒有當面頂嘴,但是小黎知道,對于很多事情,如果自己覺察不夠冷靜,就會忍不住吼叫。
這是因為媽媽,長期的負面情緒和壓迫感,讓小黎對媽媽非常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