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來源于網絡:
周星馳拍了很多經典作品,被封為星爺。《鹿鼎記》也是一部經典之作,最近觀看的時候發現里面還包含化學知識呢,細心的你注意到了嗎?
電影開頭陳近南臉上被撒了石灰,被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所救,于是發生了下面這一幕。
“我去弄點水來幫你洗一下眼睛”
“不行”
“石灰碰到水就會發熱,會灼傷我的眼睛”
“那怎么辦?”
“要用菜油來擦”
“好,我到廚房去拿”
學了化學的你一定注意到了這里涉及到的化學知識,生石灰的化學式為CaO,發生的化學反應為CaO+H2O=Ca(OH)2。
?
生石灰溶于水放熱,這個熱量可以將生雞蛋煮熟,如果用水洗一定會灼傷眼睛,所以生石灰不小心撒到臉上,一定不能用水清洗。
?
由于生石灰與水反應,所以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劑,原理即CaO+H2O=Ca(OH)2。
?
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固體Ca(OH)2,這個反應相當于是把生石灰煮熟了,所以Ca(OH)2俗稱熟石灰,在這個反應過程中,也相當于除去了生石灰暴躁的性格,Ca(OH)2也叫消石灰。
?
你記住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了嗎?
?
下面給大家總結一下初中學習過的吸熱現象與放熱現象、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知識點總結
一、物理變化
放熱現象: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濃硫酸溶于水
吸熱現象:硝酸銨(NH4NO3)等銨鹽
溶于水既不吸熱也不放熱:氯化鈉(NaCl)
(ps:利用固體溶于水是否放熱可以用來鑒別物質)
二、化學變化
常見的放熱反應:
①所有的燃燒反應、物質的緩慢氧化;
②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③金屬跟酸的置換反應,如Mg+2HCl=MgCl2+H2↑;
④酸堿中和反應。
常見吸熱反應:
①CaCO3CaO+CO2↑、CO2+C
2CO的大多數吸熱反應。
中考真題
1.(2018?郴州)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俗名苛性鈉、火堿或燒堿
B.易溶于水,溶于水時吸收大量的熱
C.氫氧化鈉固體露置在空氣中易變質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肥皂、紡織、印染等工業
【答案】B
【解析】A、氫氧化鈉俗名苛性鈉、火堿或燒堿,該選項說法正確;B、氫氧化鈉易溶于水,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氫氧化固體露置在空氣中易變質,即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該選項說法正確;D、氫氧化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肥皂、紡織、印染等工業,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
【答案】D
【解析】根據物理知識中的連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說明容器內壓強和外界壓強相等,當液面發生變化,a液面降低了些,b液面上升了些說明容器內壓強減增大,根據熱漲冷縮原理可知容器內溫度升高可以導致壓強增大,容器內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氣體也可以使容器內壓強增大。
由題意若想使∪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必須符合Y溶于X放出熱量,或X與Y反應產生氣體,或物質與水反應放出熱量,使裝置內壓強增大。則有:
A、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溶液溫度升高,A選項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
B、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熱量,溶液溫度升高,B選項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
C、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反應為放熱反應,裝置內氣體壓強增大,C選項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
D、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溶液溫度降低,裝置內壓強減小,會出現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D選項不能達到目的,符合題意。故選D。
3、(2020廣西桂林 節選)某學習小組對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實驗。
實驗活動二:用變色硅膠驗證酸與堿反應生成了水。
(查閱資料) I .變色硅膠吸水后由藍色變為紅色。
II .無水醋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醋酸鈉和水。
(實驗2)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
(討論與交流)
(3)證明無水醋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有水生成的現象是____。小芳認為 (實驗2)不嚴密,還應補充的實驗是 。
(4)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丙的U形管內液面左低右高,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無水醋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時放熱或 。
【答案】(3)甲、乙中的硅膠不變色,丙中硅膠由藍色變為紅色 驗證醋酸鈉能否使硅膠變色實驗
(4)氫氧化鈉溶解放熱
【解析】(3)甲實驗檢驗了氫氧化鈉固體能否使硅膠變色,實驗乙檢驗了無水醋酸能否使硅膠變色,證明無水醋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有水生成的現象是甲、乙中的硅膠不變色,丙中硅膠由藍色變為紅色;實驗2中已檢驗氫氧化鈉固體、無水醋酸能否使硅膠變色,無色醋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醋酸鈉和水,因此需要補充實驗:驗證醋酸鈉能否使硅膠變色;
(4)氫氧化鈉溶解也可以放熱,造成內部溫度升高,所以可以使壓強增大,造成水位變化。
4、下列是某同學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 )
A.驗證一塊固體的主要成分,先取樣后滴加鹽酸溶液,觀察。泡產生,則它是碳酸鹽
B.用水可以鑒別氯化鈉、氯化銨、碳酸鈣、硫酸銅四種固體物質
C.某白色化合物固體溶于水,向所得的無色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證明該白色固體物質一定是堿
D.將二氧化碳分別通入氫氧化鈣和氯化鈣兩種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 A.取樣后滴加鹽酸溶液,觀察氣泡產生,則它不一定是碳酸鹽,例如鋅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過程中有氣泡產生,錯誤;
B、碳酸鈣不溶于水,硫酸銅溶于水形成藍色溶液;氯化鈉溶于水溫度無明顯變化;氯化銨溶于水吸熱,導致溫度降低,因此用水可以鑒別氯化鈉、氯化銨、碳酸鈣、硫酸銅四種固體物質,錯誤;
C、向所得的無色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證明該白色固體物質不一定是堿,例如碳酸鈉是白色化合物,是鹽,碳酸鈉溶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錯誤;
D、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鈣溶液中,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通入氯化鈣溶液中,無明顯現象,錯誤。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