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杰今年十歲,上小學四年級了,在學校里,他的表現(xiàn)每每都讓老師稱贊,同學羨慕,是典型的三好學生、領獎臺上的???。小杰的爸爸媽媽都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格外放心,從小到大很少操過什么心。
可是最近小杰的班主任發(fā)現(xiàn)了小杰的異常,他老是悶悶不樂的,好像情緒很低落。于是請小杰到他的辦公室小坐了一會兒,想和小杰談談心,但小杰卻什么也不肯說,不管老師問什么,他只回答沒有。老師犯難了,這個平時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好的三好學生,成績一直很穩(wěn)定,在班里甚至是全校都名列前茅,從沒有掉過隊,班干部也做得很出色。可是最近的種種跡象都表明,小杰心里似乎裝著事兒。
無奈,老師只好悄悄地給他媽媽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媽媽非常的詫異,聽到老師說小杰最近情緒狀態(tài)有點異常,小杰媽媽感到非常的驚訝,媽媽自己一點也沒有看出孩子哪里不對勁兒。老師聽完小杰媽媽的話,覺得可能是自己多慮了,不過還是叮囑小杰媽媽多關注一下。
一周過后,讓大家都沒想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小杰曠課一上午都沒來上學,這可把家長和老師都給著急壞了,四處打聽也沒能找到小杰,差點就報警了。正在大家百感交集的時候,小杰出現(xiàn)了,一邊說著“不好意思,我遲到了”,一邊徑直往教室里走去。但是根據(jù)老師多年的經(jīng)驗,小杰一定有別的事,一定要想辦法讓小杰敞開心扉和他們好好溝通一下。老師先讓小杰的媽媽帶著他在休息室坐了一會兒。半個小時之后,媽媽出來了,說小杰一句話也不肯跟自己說,她也沒有辦法,就想請老師幫忙。
于是老師把小杰領到學校的悄悄話室,并且向小杰承諾,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訴老師,肯定會站在小杰一邊的。慢慢,小杰才放下防備,打開了話匣子,說著說著不禁失聲大哭起來。他告訴老師說:“老師,我知道我平時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很好,所以大家都覺得我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從不會擔心我。但是老師,你知道嗎?我有時候真的不想當個乖孩子,每天放學回到家,媽媽都在做著自己的事情,我知道媽媽忙,但是忙到連跟我說一句話的時間都沒有嗎?每次我跟媽媽說我在學校的事情,她總是漫不經(jīng)心,我的朋友她一個都不認識,最近我和最好的朋友鬧得不愉快,本來想跟她傾訴,但她根本就不聽我說,回到家就忙著做飯,催我寫作業(yè),卻一點不關心我的感受,我真的覺得很難過。今天上午我沒來上課,我就是故意的”。
聽到這里,老師一下子明白了。小杰雖然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但畢竟只是個孩子呀。他渴望父母的關懷和照顧,希望父母在生活中給他指引,想要和其他熊孩子一樣有被關注的重視感。孩子的感受是很真實又直接的,孩子的成長需要身體上的照料,更需要心理上的關心和呵護。父母千萬不要以為管好孩子的吃穿,督促好孩子的學習就已經(jīng)盡到自己的責任,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照顧他們的情感需求一樣重要。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