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怎么辦呢?幸好島上有一位神秘老者,他看遍了世界各地,學識淵博。但即使有了強大的“后援”,需要我自己做的還有很多……
這個主題是讓孩子先從節日開始,來比較東西方文化的異同。
孩子們需要去調查研究中國與世界的節日,總結發現節日背后的文化規律,找到中西方和世界節日的差異與共同意義。
最后,作為責任重大的“島主”,孩子們真的需要自己來設計一個適合跨文化、多樣化文化背景的節日哦!
四階:學術能力主題(適合4-5年級)
運用“推理思維”探究那些匪夷所思的歷史現象
有一道任意門:可以讓你穿梭到不同的時代。但是這個門只有一個開啟的秘訣——你需要用一種很特殊的方式,才能打開這扇門,經歷這扇門后的故事。
這個主題通過和孩子一起來了解中國和外國古代歷史,了解那些讓人迷惑不解的行為,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引導孩子建構推理思維。
從個人生活聯系緊密的稱呼、審美角度,到戰爭、政策等國家范圍,再到大航海時代的世界范圍的視角,讓孩子感受在不同范圍、不同視野的情境下,都需要關注不同的社會情境,來分析問題,了解世界,做出判斷。
在相當一部分世界名校中,錄取大學新生的時候,是不按照專業錄取的,即“Undecided”。
在“Undecided”期間,學生可以自由選修基礎課程,涉足盡可能多的領域,發掘自己的興趣點,最終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
而中國的教育,恰恰缺少的就是這一環。
從小到大,孩子們就被動接受“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教育,到了高中,則早早地分了文理科,文科和理科之間,宛如隔著厚厚的次元壁。
很多中國家長和孩子都認同這樣的一個觀點:
學習本身就是件痛苦的事情,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個人毅力來克服這種痛苦,取得好成績。
作為家長,我們也經常替孩子向往國外更為開放的教育氛圍。
天馬行空的主題,無拘無束的探討,分工有序的小組合作,獨立完成的調研……如果我們的教育是這樣的,還會有那么多的孩子視學習為“苦差”嗎?
前幾年,有個問題曾引發了大家的廣泛討論:
“你幸福嗎?”
絕大多數人,無論是已經參與工作的人,還是各年齡段的學生,都用吐槽和段子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我并沒有那么幸福。”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幸福”是一種能力,而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中,都沒有教過這一課。
當你的心理不夠強大時,你很難認同和提升自我價值;當你的學習力不足時,你很難從枯燥的學習中獲得樂趣;
當你的知識領域不夠廣博時,你不知道世界是如此的有趣;當你的創造力不夠優秀時,你與卓越永遠隔著一層窗戶紙。
6-18歲孩子的成長模型
模型遵循科學成長規律,設立多元成長目標,幫助個體在心理、生理及認知與能力水平上全方位成長,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實現個人成長、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動的社會、實現個人價值和幸福感。
這一代的孩子,與以往任何一代都不同。這是個國際化的時代,孩子們未來的舞臺是世界,和他們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的競爭對手或者合作伙伴,來自世界各地。
我們需要給予孩子的,不能只是學術成績,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需要教授他們幸福的能力,以及過好自己一生的能力。
這就是上瀕教育《少年常青藤·成長直播課》的理論基礎,也是我們要實現的目標。
你要學的很有用
“少年常青藤·成長直播課”是面向中國孩子開設的通識類成長直播課。
課程聚焦“通識”、“心理”和“能力”三大要素,幫助中國孩子科學把握每一個成長階段,收獲“心理能力、知識領域、學習力、社會能力和創造力“的系統成長。
從而讓孩子擁有“解決問題、創造未來、實現價值”的核心競爭力。
“少年常青藤·成長直播課”共六階,每一階都包含8大主題,共48個主題。
你的課程很特別
1.小班教學,學習過程以孩子為中心。
孩子是“學習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課程導師會以熱情、開放、接納的態度,鼓勵并啟發孩子積極思考、勇敢表達。
2.遵循成長規律,通識教育與成長教育完美融合。
所有教育環節遵循孩子客觀的成長規律,服務于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全面培養孩子最核心的競爭力。
上課時長及授課方式和節奏依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特點精心設置,在尊重成長規律的前提下,提高孩子綜合方面的能力。
3.心理成長貫穿課程始終。
“少年常青藤·成長直播課”采用6人小班教學,每個班級設置課程導師和課程班主任,保證每個孩子都獲得足夠的關注。
課程導師包容性的接納和鼓勵、多元的價值評價標準、及時的肯定、總結和反饋,幫助孩子獲得“安全感、歸屬感、自主價值感”的建立和發展。
“每一個孩子都能被看到,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表揚!”
4.涵蓋三大領域中20多門基礎學科。
從社會學到生物學,從神話學到民俗學,從新聞學到心理學,從經濟學到醫學,從歷史學到政治學,從航空航天工程學到文學……幫助孩子對相關學科進行初步的了解,并建立自己與學科之間的關系。
而知識領域的拓展,能夠開闊視野,提升格局,為孩子的未來提供更多的職業和人生選擇的可能性。
5.優化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
在“少年常青藤·成長直播課”中,包括“時間管理、任務管理、目標管理……深度閱讀、批判性閱讀……藝術思維、論證思維……”等學習力相關的主題,能夠幫助孩子有能力主動、自發、有效地學習,并獲得學術素養能力。
6.提升孩子的社會能力。
社會能力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夠用個人經驗做出明智的選擇,并能出色地踐行自己的選擇。
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真正認識到自己,認識到自己與身邊的人和事物的關系,能夠更客觀、更全面的思考問題,這些都決定著他在不同的情境下作出自己明智的選擇。
7.幫助孩子形成創造性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少年常青藤·成長直播課”根據不同的主題,設置了不同的課堂結構,采用通過講述、提問、講故事等方式,讓孩子們在課程過程中進行大量的思考,并將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共享。
這個過程中,提升了孩子的創造力。而創造力則決定了孩子是否有能力迎接不斷變動的世界,是否有能力應對未來變化時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形成自己的思考并實際解決問題。
你的班級很放松
1.人數:6人/班
采取情景式、導師制、互動式精品小班教學。讓孩子學得更有趣、溝通更充分、展示更主動。
2.頻次和時長:每周1-2次,每次45-90分鐘
根據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不同階的上課頻次和時長不同。
3.每階包括8個主題,每個主題包含4次課程
采取遞層層遞進式的課程設置。從“知識領域的了解”到“知識規律的發現和理解”,再到“解決這個主題相關的、在生活情境中會面臨的問題”,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
*課程時間基于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單純注意力集中而設置,目的是在讓孩子保持足夠注意力的前提下,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構建系統思考的時間。
4.課程成果:
學習手冊:
每個主題課程都會配備一本學習手冊,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上課前,可以通過學習手冊了解主題簡介及課次內容(通過趣味故事、生活現象、冷門有趣小知識等形式引發孩子的課前思考);
上課中,可以在學習手冊上進行課程記錄并完成課程創作;
下課后,可以通過學習手冊了解相關課次的知識延展和內容推薦。
學習作品:
每個主題的最后一節課,孩子們會當堂創作完成一件與主題相關的學習作品,以此來展示主題學習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