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對于父母來說,孩子的生命安全,便是自己的全部,所以我有時候在網上會看到一些人販子拐賣兒童的新聞,都會下意識地緊張,扼腕痛惜。
不過,有時候心里還會存在一種僥幸,認為孩子被拐這種事兒,距離自己很遠很遠。
但,直到我看到了一組數據。
根據央廣夜新聞13年的數據表明,中國每年失蹤兒童人口高達20萬,而找回率僅有0.1%。
而根據公益網站“寶貝回家”的數據顯示,在失蹤的40000個孩子里,在這11年中,能夠找回的只有2510個,找回率只有二十分之一。
這些擺在我們面前的冰冷冷的數字,是很多家庭心中永遠的痛。
我之前也會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各個地方都有攝像頭,社會治安也很好,孩子被拐這種事情,已經很少很少了。
而且現在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做一些安全教育,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但是直到我親自參與了一個防拐演習之后,我才發現在生命安全面前,任何的僥幸,都有可能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教訓。
01.幼兒園舉行防拐測試,家長10分鐘拐走20個孩子
有一次,兒子所在的幼兒園舉行了防拐測試,當時抽取了一些生面孔的家長,假扮“人販子”,通過一些人販子常用的手段,來對孩子進行防拐測試。
在測試之前,老師分別對家長和孩子進行了叮囑。
首先,對孩子再三囑咐要有警惕意識,不能跟著陌生人走。
其次,給家長發放了在防拐測試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包括糖果、零食、玩具等等。
一切準備就緒后,防拐測試就正式開始,而結果也讓人欲哭無淚。
兒子所在班級一共有三十個學生,在家長假扮的人販子的攻勢下,有二十個孩子被拐走,更讓人感到后背發涼的是,“人販子”平均用時不到10分鐘。
所以,這件事情的發生,也給我之前的大心臟,打了重重一拳,讓我意識到,盡管我們家長經常在嘴上叮囑孩子要注意安全,提高警惕,但是當孩子真正的進入到那種環境下之后,他們也是無所適從的。
而隨后一件事情的發生,也徹底粉碎了我的僥幸心理。
02.5歲小女孩智斗人販子,上演“教科書式”自我保護,值得家長借鑒
這件事情發生在湖北,我有一次偶然在電視上看到,在看的過程中,就感覺非常讓人著急,也突然在那一刻,覺得這些事情距離自己好近。
根據當時的監控顯示,在高速路上,有一名女子牽著一個小女孩在往前走,如果不是新聞報道,我們甚至認為這就是一對母女。
當高速交警察覺異樣的時候,就趕上前去詢問,起初該名女子還各種抵賴,但是在小女孩的機智處理下,最終成功脫離危險,值得我們借鑒。
首先,這個只有5歲的小女孩,并沒有什么激烈的反抗,而是順從地跟著人販子,避免了中間過程,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險,也能夠降低人販子的警惕心。
其次,在警察趕到時,小女孩明顯辨認出來了警察的身份,并且進行了一系列的求救。
最后,在人販子狡辯的時候,小女孩并沒有哭鬧,而是準確地表達出了整個事件發生的經過,博得警察的信任,從而使得交警排出人販子的語言擾亂,成功解救了這個5歲的小女孩。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很多對于我們教育孩子來說,很好的幫助。
而年僅5歲的小女孩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膽魄和勇氣,也并不是一種天賦。
03.“她不是我媽媽”,小女孩準確表達的背后,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
作為一個成年人,當我們看到一個5歲的小女孩智斗人販子的時候,會贊揚她的勇氣和膽魄,但是,對于任何一個孩子來說,能夠準確平靜的喊出“她不是我媽媽”,跟平日里家長的教育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根據小女孩的爺爺所說,小女孩在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全家人就把姓名、電話編成了兒歌,每天唱給孩子聽,而且時刻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壞人了不要慌亂,等到去到人多的地方,要記得求助,尤其是遇到警察叔叔的時候。
所以,通過女孩爺爺的闡述,我們不難發現,想要保護好孩子,一方面是家長時刻警惕,另一方面就是孩子自己具備自我保護意識。
可能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還比較小,對于人販子的概念本身就模糊不清,再教育孩子準確地表達,具備自救能力,簡直是天方夜譚,其實,在這里我強烈推薦家長用兒童自我保護繪本來教育孩子。
因為,對于很多低齡孩子來說,家長所有的安全教育,在他們看來都是籠統模糊的,如果我們能把具體的情節展現在他們面前,并且讓孩子有代入感,那么孩子自己就會更容易理解被拐這件事情。
比如說《防拐防騙兒童自我保護》這套繪本,就是通過故事+繪畫的形式,采用大量的情景呈現,培養孩子防拐防騙、防走失、防侵犯等各種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孩子可以具體了解各種危險,并且學會自我保護的技巧。
比如說零食引誘、裝作熟人拐騙等等,讓孩子可以對任何具體的“特定危險”,形成反射記憶和認知,學會辨別家人和壞人以及陌生人,從而最大程度上遠離潛在的危險。
此外,這套繪本是根據幼兒的心理認知與特點進行編撰的,采用的也是孩子容易理解的語言風格和故事呈現形式,所以孩子一看就懂,也能及時獲取到其中的知識。
現在這套《防拐防騙兒童自我保護繪本》一共有6冊,畫質清晰,除了自我保護方面的知識之外,還有一些情緒管理方面的小知識,讓孩子可以最大程度上學會掌控自己的安全事宜。
當然,書里的卡通角色形象,更是根據兒童發展認知理論所設計的,只要孩子一看就會非常感興趣,也便于孩子的理解和接受。
其實,在我看來,孩子的安全問題,除了家長要防患于未然之外,孩子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才是更重要的。
畢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像那個5歲小女孩一樣,能夠淡定處理,正確自救。
所以,與其告訴家長遠離危險,不如讓孩子自己掌握脫離危險的能力,那么就能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