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還應該對他好嗎?
或許對孩子是一個不好的教育方式,如果你不讓他做某件事情,他會表現出強烈的叛逆行為,說不定自己就會跟父母吵起來。父母還不讓他做這做那,讓他覺得自己是壞孩子。因此,當他長大以后就會去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在學校聽見別人夸獎自己孩子成績好,心里非常開心。
但是,大多數孩子總是顯得非常叛逆,很反感,很自卑,他們就不會主動去做更多的事情,把心思用在學習上,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不會被夸獎。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那為什么在有的孩子眼里,他們的父母總是不夸獎自己的成績呢?
這里面有一些孩子之所以會產生極度的反感,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無論做什么,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他們感到非常的失望,覺得自己的努力無論怎么努力都不能被認可,這種情況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一直維持著,直到他們成年之后,他們會將這種失望,一直延續到成年之后。
所以當他們長大之后,會更加的去抵抗自己的父母,甚至會一直將這種失望的情緒埋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一直都無法對未來做出正確的思考,也不愿意去改變自己的行為。
所以說,“夸獎”的方式不正確,其實并不是一件事情。
父母在夸獎孩子的時候,要把握住三點。
第一,不要因為一時的夸獎而忽略了孩子的努力。
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很多時候,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愛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著極強的關聯性。
父母也許是出于愛之深,但是,也許在實際行動之后,才會真正地感受到對方一句溫暖的話語帶來的溫暖。
父母要懂得,語言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也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父母的夸獎和鼓勵,是孩子的動力,更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安慰和力量。
第二,我們要懂得留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是以愛之名,用“包辦”的方式,代替了孩子做事、思考、行動。
總是在細節上無微不至地照顧、保護孩子,其實是種對孩子的精神虐待,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空洞的人,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也不會被人愛。
一個缺少愛的孩子,必定會有人負責任,有人負責任,有人會操心操碎,而這個責任人就是父母。
即便是最親近的人,沒有給過孩子任何足夠的關心、信任和尊重,也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去愛別人,如何去尊重和保護自己。
而這些父母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感受,甚至他們只關心孩子怎么學習,而忽略了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導致孩子出現抑郁癥的因素有很多,而最關鍵的就是——
父母的忽視。
家庭的破裂,父母的爭吵,家庭的暴力,父母的不和,都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以愛之名”的傷害,會在無形中毀掉一個孩子。
3
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惑,為什么我們對孩子要求那么多,可孩子卻還是不會?
我們每天想方設法地希望孩子按照我們的標準來,改掉他的缺點,可為什么孩子根本就不領情呢?
因為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卻忘記了孩子也是一個有思想的獨立的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他的想法并不是家長所說的那樣“幼稚”,他們只是想變成一個和我們一樣的人而已。
在這個階段,他們有的開始喜歡追求個性,有的喜歡冒險,有的喜歡探索新鮮的事物,這都是正常的,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讓他們的生活里多一些新鮮、刺激,多一些快樂,而不是放任自流。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還在這個階段,就要有意識的給他們自由,讓他們來決定自己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
孩子不愿意在這個時候動腦思考,可是又會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錯的,應該怎樣做,而不是去完成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