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不寫字,家長也是煞費苦心。
本來,孩子年齡小,心思很單純,父母的話是黃金圣旨,但是結果呢?很多家長沒搞清楚。
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不聽話,很可能是有原因的。
這是因為你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孩子并沒有照著你說的去做,也不一定是真的去做,而是因為他的內心積壓了太多的負面情緒。
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在內心深處已經把負面情緒發泄在了別人身上。
看過一句話:“說的就是父母,孩子聽的就是老師”,
多少父母常常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在教育孩子時用著語言暴力。
殊不知,語言暴力往往是最傷人的,很多父母以為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3
語言暴力,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傷痛
前段時間,一個7歲孩子的事情震驚全國。
他的爸爸脾氣暴躁,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打罵孩子,孩子委屈的問爸爸,為什么我這么笨,連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
他爸媽非但沒有揍他,還安慰他說,沒事,孩子,爸爸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
為了讓孩子記住教訓斥的話,爸爸還特意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
結果,從那以后,孩子就記恨爸爸說自己是笨蛋,變得不愛說話。
外國人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記憶定理——“壞事就像懲罰”。
如果學校教育出了問題,家訪就會變成一個懲罰孩子的“溫床”,把孩子的自尊碾碎。
家訪時,孩子們被懲罰,是因為內心在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在這樣的狀態下,可能就會做出很多錯事。
這樣的做法,就會導致孩子在學校里被欺負,遭受到排擠。
一旦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心流”是一種體驗式的體驗式學習。
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曾在實驗中發現,用手指按壓手上彈出來的題目,會讓孩子感覺很輕松。
每完成一項任務,就會得到來自各方的贊美和獎勵,這些贊美和獎勵讓孩子更加堅定了這個目標,時刻都在享受著這種感覺,慢慢地孩子就會習慣于這種感覺。
他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自然也就會愛上學習了。
02
通過游戲,讓孩子獲得掌控感
在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做“禁果效應”,
它在人們的心里產生了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越不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就越會做什么。
在游戲中,對方越是需要游戲,這種心理暗示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也可以阻止孩子和父母進行正常溝通,導致孩子更加叛逆。
同事的兒子旭旭旭今年十二歲,雖然個子長得還算高,但是卻已經快要成年人的模樣,讓同事看了非常的心疼。
同事也非常的看重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每次都會安排很多的工作,而且同事的工作非常的忙,就連出去玩的時間都沒有辦法保證,經常加班加點的出差,所以旭旭旭就很少有機會和父母一起出去玩了。
在孩子們剛開始對游戲一無所知的時候,父母就因為工作的原因,非常的不理解他們,漸漸的就有人去問他們:“你們為什么會喜歡玩游戲,為什么不喜歡玩游戲?”
孩子們的回答讓父母們十分的震驚,甚至還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了游戲天賦。
是啊,現在的社會環境下,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真的是不可能的,其實,真正優秀的孩子,其實并不是在課堂上學習成績好,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態度和品行,還有就是不會去顧及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經常活在別人的評價中,也會漸漸的被身邊的人所拋棄。也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有一位家長,看到自己的女兒厭學,竟然連寒假都不愿意去上補習班。問了原因后,他發現這位家長特別想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所以才有了這位家長的請求。
那位家長的請求,真的是讓人非常的感動。他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很嚴格,但是孩子的成績還是差得很,因為孩子的厭學心理導致他的成績一直都是年級倒數。孩子在小學的時候,他們能考90分的試卷,但是到了初中以后,有些分數稍微有點低了,而且往往還是倒數第1的成績。這位家長跟孩子的爸爸都不太高興,為什么孩子現在就出現了這么多的問題?這位家長在尋找原因時,有一個朋友說:“因為孩子在家里天天看電視,所以他家想出來一個什么歌星,而且能考到100多分呢,這樣就能在學校里面好好學習,以后就算上不了什么大學,能干什么呢?都不可能在社會上,工作幾年,能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所以不知道該怎么去面對這樣的生活,而且這個孩子還是比較懂事的,平時學習還算用功,但是最近這段時間突然就開始出現情緒低落,不愿意上學,我們一問原因,原來是和同學間發生了沖突,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