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孩子厭學怎么辦?(孩子叛逆厭學有沒有學校)
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原因的。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青春期學生厭學不想上學了,我們應該找到原因。
我們應該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心理上有了獨立意識,希望在精神生活方面擺脫家長的約束,認為自己應該有獨立的決定權。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會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不喜歡向外袒露,然而孩子們還是有許多苦惱的,特別是面對復雜的矛盾和困惑時,他們依然需要得到家長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護。
家長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后就要實行相應的措施:
第一點,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學習成績只是體現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不能以學習成績來斷定一個人的能力,并且考試并不是惟一價值體現,要掌握知識和本領,并不一定要從大學里才能學到。
第二點,家長引導孩子放輕松接納自己的不足。
對自己能有一個客觀、現實的評價,就可以幫助孩子接觸無力感,找到希望和動力,進而重建信心,厭學的情緒就會減輕。家長應該多與孩子溝通,縮短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幫助化解孩子厭學情緒。
第三點,家長要引導孩子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和評價。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能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有沒有提高和進步的空間,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只會讓自己覺得學習無望。明確目的,接受自己的進步和退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提高自信。
孩子應該這么做:
首先,要明白平時的考試只是一種訓練和發現自己的缺點弱點的過程。平時考得不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就能更早的解決問題。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就是這個道理。再次,不能把一次考試成績看的太重,一次考試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
其次,孩子應該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和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能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有沒有提高和進步的空間,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只會讓自己覺得學習無望。明確目的,接受允許的進步和退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提高自信。
最后,家長應該明白,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和愿望強加給孩子。讀書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家長總是強制要求孩子達到自己的期望時,孩子自然會被壓的喘不過氣,自然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