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次不聽話要兇嗎?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孩子開始變得越來越不聽話,為什么?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二胎寶媽小梨兒:
上周末出去逛街,遇到一位寶媽帶著兩歲多的大寶,小梨兒走在前面,還好這位寶媽一直跟在后面,這位寶媽看起來非常高興,不僅沒有責怪,反而對著小梨兒說:“你今天又做了一個實驗,真不錯!”
大梨兒愣了一會,有些不好意思地回了一句:“媽媽,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只是想看看這個實驗能不能讓爸爸媽媽醒目,然后我也想看看你們在做什么。”
小梨兒:“你老是說我們不聽話,說我們傻!”
我愣了一會,對大寶說:“我剛剛跟你媽媽說了,你和我媽媽也說過了,我不是故意的。你就不能用這樣的話來安慰我?”
小梨兒低著頭,眼神中帶著委屈的笑。
我小時候都是跟在爺爺奶奶家,也是爸媽做生意,父母每年都要回老家。小梨兒小小年紀還特別懂事,經常幫忙照料家里的事情。
小時候的小瓜特別懂事,經常幫忙干家務活。
隨著長大,很多父母開始讓小梨兒學會了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也可以說,小時候的小瓜是最讓父母頭疼的一個。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以后有所作為,成為自己希望的那種樣子。
可是,孩子又何嘗不是自己的呢?
小時候,他們總是想著自己能在家里好好表現,然后讓父母關注自己,但是有時候父母不是看到孩子這樣,而是看不到。
小時候表現好了,父母就會大肆表揚,然后逢人就夸獎。
再后來,小時候表現好了,父母又會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孩子聽到這樣的評價,會感到非常自卑。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和鼓勵,孩子就會被否定,被否定,就會出現一種惡性循環,他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差勁。
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跟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當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自信的力量,讓孩子自己主動改變。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要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積極樂觀,勇于承擔責任。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不要打擊孩子,而是要給孩子力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建立強大的內心,走出困境。
結語
父母的言行舉止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孩子之所以受到傷害,大多數情況都是父母所致,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用愛澆灌孩子成長,而不是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毀掉孩子。
你,若是沉默,靜待花開!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收藏
有什么想要看的文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有什么想要看的文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作者:小抒,一位心理醫生的自白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小抒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