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眼中不聽話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幾類原因。
1、孩子可能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
孩子的行為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得來的。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當孩子看到大人玩手機的時候,他就會模仿大人玩手機。
比如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在看手機,那么他也會玩手機。
3、家長沒有做出良好示范。
當孩子看到父母在玩手機,他也想玩,
他會想:“你自己都在玩手機,憑什么讓我玩,不公平!”
于是,孩子也學著父母的樣子,在手機上也會玩游戲、看電視劇,自然也會沉迷。
4、受到父母言行的影響。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什么樣的人,遠比父母對他做什么更重要。
經常看到有家長抱怨孩子沉迷于游戲,孩子在旁邊玩游戲,家長在旁邊看電視,那這種家庭環境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甚至使他也開始喜歡上玩游戲。
當然,除了遺傳因素之外,環境因素也是孩子沉迷手機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父母在家就是手機不離手,聊天除了打游戲,看電視,除了吃飯也不放下手機,那孩子又怎么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呢?
如果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常捧著手機,那孩子又怎么可能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呢?
孩子要是經常玩手機,父母肯定會擔心孩子沉迷手機,影響學習,但是又怕孩子沉迷于手機,所以,父母們會擔心孩子看到后,玩手機會耽誤學習,但是又不敢過多的去管控孩子,心里總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
其實,這里面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父母們對于孩子玩手機,到底要不要管束呢?
其實,并不是不管束孩子,而是父母要戒掉“手機癮”。
2、 孩子需要玩手機的時候,父母要給他玩
其實不止是孩子,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帶著“手機”的身份,只要孩子一鬧,父母就會給他玩。
由于這樣,孩子只要一哭鬧,他的心思就會完全不在父母這里,就算父母給他玩手機,也不會有多少時間去聽孩子講電話,也不會立刻去關注孩子的行為。
當父母玩手機的時候,孩子想看一些小視頻,父母這時會說:“你把手機給我放下,我才能玩一會!”
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難管,父母越不給孩子玩,孩子越是想玩,最后發展成網癮。
所以,家長要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互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4、孩子沉迷手機,家長強制禁止可行嗎?
近日,家在廣州的梁先生和愛人兩個人在忙著工作,孩子玩手機游戲的時間更長了。
梁先生說,他們工作時長時間都在公司,孩子在老家由老人照看,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帶。
這天晚上,孩子用爺爺奶奶的手機玩游戲,“忘記了”“爸媽喊我來接我了”。
梁先生看了一下時間,手機屏幕已經調到了917度,距離孩子的手機正好滿10度。
朋友滿腹經綸,開啟了聊。
朋友說,孩子知道后很興奮,并沒有發現爺爺奶奶去了哪里。
他很不理解,明明去接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什么還要讓孩子聽他們的。
他是這么理解的,因為老人的生活,不是太安逸。
所以在這期間,孩子沒有體驗過風雨,沒有經歷過失敗,自然也就無法知道成功是什么。
所以說,不要太早讓孩子體驗生活,要讓孩子學會獨立。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著去做一些事情,等他長大以后,就會有自己的主見,自己去處理一些事情。
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樣的孩子是完美的,也沒有什么樣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
而且,這種教育是非常錯誤的,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
人生是需要經歷的,即使是在逆境中也是如此。
面對逆境,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幫孩子擋住困難,反而應該教會孩子怎么面對挫折,如何去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