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不聽話愛哭的孩子怎么回事?
在我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年,在我們談及青少年抑郁、自殺的時候,我們有幾個人的反應都是相似的,那就是:
情緒低落、悲觀失望、悲觀厭世、敵對情緒強、厭學、早戀、網癮、打架、抽煙、喝酒、撒謊、怕黑、打群架、偷盜、自殘等,孩子的抑郁和自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其實,孩子青春期的抑郁,源于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心理的變化。
家長如果不能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導致孩子得抑郁癥。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
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會有一段時間的成長變化。
孩子們一般在11歲左右就進入青春期,男生女生一般會進入青春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通常會出現以下這樣的變化:
1. 情緒容易波動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比較大。
他們可能會突然覺得自己很煩,因為壓力突然襲來,感到壓力驟增,且經常出現煩躁不安、焦慮不安、情緒不穩定等情況。
而這種情緒又會通過一些動作或行為表達出來,比如摔東西、打人、疲倦、討厭上學、肚子疼等。
2. 消化不良
孩子情緒不穩定,或者煩躁,經常出現嘔吐、發燒、腹痛、腹瀉等癥狀。
3. 失眠
長期失眠會導致孩子記憶力下降,白天會出現解讀困難的情況,經常出現頭痛、胃疼、心慌、出汗等癥狀。
4. 體重下降
如果孩子有以上的情況,那么說明孩子的身體狀況已經出現明顯的變化,家長應該重視起來,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過于活躍或是過于追求完美,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社交能力# #
孩子害怕社交問題,除了天生的氣質類型,和家長日常生活中的互動關系也很重要。
1. 性格內向
膽小的孩子不擅長交際,也不會與人打交道,這對于孩子來說,注定會遇到困難,因為性格內向是天生的,父母并沒有幫忙,還需要培養孩子一些社交能力。
2. 表現得很沒有主見
社交能力不足,會讓孩子在人多的場合容易受到冷落,嚴重者可能會產生自閉癥。
3. 語言能力下降
有些孩子不愛說話,也不愿意跟別人交流,總是悶悶不樂,不愿意跟別人說話,性格逐漸變得內向。
4. 不善交際
經常看到新聞報道某某在學校里與同學打架,被老師叫家長。
孩子社交能力差,也是家長最擔心的一個問題,怕孩子交際能力差,被孤立,或者受到欺凌。
那么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去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呢?
1.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當孩子發現孩子不愛說話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出去走走,鼓勵孩子走出去,接觸外面的世界,見見見世面。這也是很好的鍛煉孩子交際能力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在接觸更多的人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經驗,從而慢慢的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
2. 教孩子一些簡單的社交技巧
有些孩子不敢說話,那么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簡單的社交禮儀技巧。家長可以教孩子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上表達自己的社交禮儀,比如可以多看書、多出去走走,不要整天將自己關在家里,這會對孩子的社交能力產生影響。
3. 教孩子一些社交禮儀技巧
小朋友之間的交往是需要社交技巧的,比如說說話的方式、語氣、表情等等。家長可以教孩子多去嘗試這些方法,通過日常的溝通來幫助孩子與其他人進行社交禮儀禮節。比如說可以和孩子出去跑步、打招呼、拜托幾個小朋友來家里做客、做客的時候應該如何與客人溝通等等。
4. 鼓勵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藝
可以讓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自己的節目,讓孩子為客人洗菜做飯吃飯。這種孩子就會更有社交能力,這樣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也不會顯得過于害羞。
最后,教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覺得自己是被其他人冷落了,而害羞的不敢說話,這其實是一種很明顯的社交能力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