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不聽話該怎樣教育
近日,一個朋友抱怨,自己家里的孩子,無論是吃、玩、穿,都特別聽話。每次都要自己給他收拾玩具,可是,如果這個時候,他來告訴父母,父母該怎樣管教,還是會有兩種反應:
一種是,父母覺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是一種忽視,甚至是責罵。另外一種就是,父母說“這孩子就是太任性了”,可不管怎么說,父母也是無可奈何。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無論哪種結果,我們都知道,孩子的任性只是因為孩子在2歲時出現的一種自我中心行為,也就是說,孩子的自我意識出現了。
這時候的孩子,面對的事情,需要別人的尊重,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他想要有自己的空間,不想被父母管束,不想被父母管束。
孩子的自我意識在2歲以后,開始覺醒,他有了自己的小主見,如果不被父母管束,就會想做一些事情。他們的性格會變得固執,也不愿跟父母袒露心事,總是強調著自己是對的。
3歲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
這時候的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成小孩子,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自己的小秘密,自己的小社交圈。
這時候的孩子,不像孩子小時候那樣,對父母的嘮叨和教導言聽計從,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對父母言聽計從。
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就是說,當父母再三叮囑咐孩子不要早戀時,孩子會覺得父母不信任自己,覺得父母不講理,不尊重自己。
因此,父母的叮囑會讓他覺得格外反感,就會發生頂嘴的現象。
大家都知道,父母的勸誡看似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勸解卻會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對父母的話產生免疫,甚至故意跟父母對著干。
所以,家長一定要明白,你的話,是讓孩子聽進去的,不是說他要聽你的話,這樣的孩子,對他們來說,才是更值得被愛的。
3、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有的孩子為什么會任性?因為孩子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覺得自己沒有權利,為什么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事。
這種性格的形成,可以從父母對他的教養方式以及孩子自身的日常行為開始。
很多父母認為,對于孩子來說,自己的管教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因為管教方式,幾乎所有父母都在做。
但其實,管教孩子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是父母必須要學習的課程。
父母只有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同時,要記住,對孩子要有耐心,要用心去傾聽。
要知道,孩子不聽話背后,一定有他們內心的需求,父母要讀懂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進行正確的引導。
培養孩子有規律地作息時間
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
孩子在家能否早睡早起,與父母的作息時間也有很大的關系。
孩子在假期里,如果能夠有序地作息,并且能夠按照作息時間表來進行活動,就會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從而使得孩子更好地自律。
父母要想孩子在假期里學得更好,需要在孩子假期里幫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會利用假期時間,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在暑假里,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孩子制定一個暑期計劃,比如說,可以先讓孩子到晚上8點之前上床睡覺,這樣孩子就不用每天晚上7、8點之前上床睡覺。
孩子白天的活動應該由父母來安排,比如說,父母每天要出去旅游,那么,孩子也可以幫忙做家務,讓孩子覺得假期就是很開心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講講一些勵志的故事,讓孩子感覺到假期就是要用來學習的,把假期當成休息的好時機,孩子就會慢慢的把注意力放在開學的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