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欠揍,其實屬于出其不意的意外。
文/楚媽
昨天晚上,閨蜜說又要給他念睡前故事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老公從外面回來,心情悶悶不樂的。
兒子回來,一進門就抱著自己的玩具玩,不肯撒手,給他兩巴掌。
孩子哭著說:“爸爸,我討厭你!他不是好爸爸。”
說完把玩具扔到沙發上,大聲朝爸爸怒吼。
閨蜜把兒子摟在懷里,失聲痛哭。
這時閨蜜才知道,原來老公之前經常以打罵孩子的方式管教孩子。
孩子不聽話,很多父母都會被孩子氣得暴跳如雷。
但是,其實打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還會引發親子矛盾,甚至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幾個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能讓你和孩子都能順利度過叛逆期。
1.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非常令人震驚。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逛超市,孩子非要買玩具,母親無奈之下,只能給孩子買了。
為了能讓孩子早日康復,母親不同意給孩子買玩具,孩子開始大哭大鬧,甚至打母親。
這位母親生氣地將兒子扔在路邊,但其實只是想讓孩子盡快恢復,卻沒想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竟然給了孩子不止一條命,對于這種情況,母親竟然表示“不理解”。
視頻中,男孩十分激動,直言不遜手臂扭曲,于是母親也是情緒崩潰,但父親卻無動于衷。
可見,“我告訴孩子,我也不會聽你的,我還有理由要打你呢”,這位母親對于母親的“武力”管教,像是習以為常。
在當時的場景中,這位母親是十分不滿的,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也應該擁有獨立的人格,因此當下很多父母可能會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
孩子年紀小,在面對這種“暴力”面前,可能會毫無頭緒,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么,這就是典型的“馴化”。
孩子發脾氣,很多父母都會直接用語言暴力來壓制。
但有的父母認為,這種行為是在教育孩子,讓孩子在小時候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但事實上,語言暴力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這個觀念,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鯊魚效應”
,亦稱為“鯊魚效應”。
過度訓斥孩子,孩子會逐漸迷失方向
。由于關愛孩子,很多父母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然而,當孩子把玩具占滿了玩具的時候,父母卻反而把玩具給孩子,這種行為會讓孩子的內心失去了安全感,害怕父母離開自己,所以孩子也變得膽小懦弱,遇事也不敢說話。
而過于訓斥孩子,會讓孩子的內心對父母產生距離感
。當孩子內心變得封閉,不愿意交流的時候,這種心理需求也會表現得越加嚴重,從而,會讓孩子形成一種“問題孩子”,不愿意和其他人相處。
而父母過度訓斥孩子,會讓孩子的內心缺少一份關愛
,孩子內心會覺得,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還是會有很多的人關心,所以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內向,就算孩子長大了,也不愿意和別人相處,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價值,內心缺少了一個關愛的源泉。
3、缺乏自信
孩子過分訓斥孩子,會讓孩子不敢說話,不敢交朋友,內心的壓力非常大。
孩子長期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會逐漸喪失自信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和人接觸,孩子越長大越有自卑感,同時也會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最終會影響孩子人際交往的發展,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和別人交流。
父母的過度訓斥,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這樣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這樣的結果,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自我否定,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表達出來,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發展。
父母如果對孩子過度的訓斥,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從而變得越來越不敢表現,認為自己不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