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打孩子的后果
如果不聽話,打幾下,或者聽到聲音后沒有反應,大腦就會處于壓力狀態。久而久之,下一次,孩子就會覺得不舒服,不想做。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看似小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而父母的這些行為,反而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
要知道,雖然現在的孩子成長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可是我們在帶孩子的時候,仍然必須讓孩子感受到一種溫暖,一種安全感。
其實,每個不聽話的孩子,都會給自己的成長增添一份驚喜。
01 成長的煩惱
每個不聽話的孩子,內心都藏著無法釋放的攻擊性。
1
童年,是孩子的光芒
放學后,各種補習班充斥著父母的生活。
晚飯后,孩子的作業還沒寫完,爸爸拉著女兒去寫作業。
女孩問媽媽:“你也想過要我陪讀,可是,我今天晚上寫完作業,一定要陪你陪讀?!?/p>
但媽媽說:“我不是在陪讀,我是在看手機?!?/p>
女孩氣呼呼地跑回房間,重重地甩上門,沒摔打冷水,回房間后,她像瘋了一樣,從房間里拿起身邊的一個舊杯子砸向爸爸。
她輕輕地把爸爸擊倒在地,沖過來,啪啪地打了爸爸幾拳,大喊大叫:“你煩不煩啊?你煩不煩啊?你煩不煩啊?你煩不煩啊?”
孩子突然跑到房間里,趴在媽媽的門框外,把房門緊緊地關了起來。
媽媽頓時慌了神,以為遇到了壞人,趕緊撥打了報警電話。
經過一番詢問,警察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這個陌生人是個帶著孩子來找媽媽的親兒子。
于是,媽媽報警了。警察趕到了家里,找到了孩子,并且詢問孩子的情況,這才知道原來,孩子在外面和一個同學玩鬧,從而生出了一個離家出走的想法。
然而,孩子的母親對此十分擔心,并沒有選擇責怪孩子,而是和孩子溝通,擔心孩子如果回家了會到處亂花錢,以后就不會亂花錢了。
媽媽告訴孩子,其實她這個年紀,買東西會比較追求時尚,如果在外買東西會比較貴一些。
當然,如果真的外出打工的話,回來的話,可能會掙不到什么錢,但是千萬不要影響讀書,更不要追星。
孩子也明白了媽媽的苦心,所以只好乖乖回家。
當然這些孩子并沒有進入到叛逆期,說白了,他們依舊是一個孩子,只不過家長并沒有及時正確的引導,所以只能是隨他們自己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