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家長們都會有同感,孩子年齡雖小,但是也有好奇心, 過了新鮮期就會知道原來其他小孩子也有不聽話的行為,可能還會生氣和抬杠,家長們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耐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一開始并不是故意要跟大人對著干,這是因為他們的心智尚未發展成熟,很容易出現一些不恰當的行為,但是這些行為也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家長們要在耐心和理解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引導,教會他們正確的和人交往方式。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一、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因為家長不會溝通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孩子小時候不聽話,甚至還會動手打人,但是等到了一定年齡后,孩子們就會和家長們的關系漸漸親近了,相處起來更加親密了。
比如我兒子在3歲的時候,我經常會在半夜里聽到聲音,然后就是他就會起來大喊大叫,然后就是摔東西,踢床,或者是大喊大叫,然后就是摔東西,扯被子,扯被子,反正就是不聽話。有時候我在外面已經跟他們溝通過多次了,當時我都沒有特別的放在心上,結果就是這件事情影響了他的情緒,也影響了他的睡眠。
后來我就帶他去醫院檢查了,醫生診斷說他是焦慮癥。我當時非常吃驚,一直覺得孩子就是性格內向,他那么乖巧懂事就應該沒什么不好的,卻沒想到這只是他性格的原因,而且孩子才剛上幼兒園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他不會和別人交流,別人和他說話,他不能理解,但是都是我講給他聽,他就特別愿意和我們交流,他不愿意聽,他不是不想聽,而是不知道怎么表達。
后來我就想通了,大人可以把自己的情緒釋放出來,但是小孩不一樣,他們會有喜怒哀樂的權利,這時候如果大人一味的去指責小孩,就會讓他的心里充滿委屈,自己不被理解,所以他就會通過其他的方式去宣泄情緒,只有看到自己的需求,才會產生自殘的行為。
現在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制定規則時,都會設定規則,而這個規則往往都是家長定的,規則孩子必須要遵守,孩子一旦打破了,那就很難受,他們只好通過自殘自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用這種方式來讓自己存活下來。
甚至有的家長會用威脅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你不學習就不能出去玩,再玩手機就把你的零花錢或者是你的手機沒收,這樣子,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補償心理,特別是在學校里,對于學習好的孩子,我是學不好的。當孩子滿足了這種心理后,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學習的,是不被愛的,于是就會通過發脾氣來發泄對父母的不滿,以表達對父母的不滿。
3. 游戲癮的加重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會接觸手機、電腦、電視等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孩子接觸這些電子產品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因為孩子對手機游戲有著天然的渴望,當孩子沉迷在這種東西的影響下,即便是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也會沉迷于這種電子產品中,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不愛學習,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主要是因為在手機中能獲得現實生活中所不能獲得的成就感,通過手機能讓孩子感覺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如果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注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就很容易沉迷于手機,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父母相處的,如果父母想要改變孩子沉迷手機的習慣,那么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孩子。家長可以試著培養孩子一些興趣愛好,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之后,自然而然會減少對手機的依賴,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要發揮自己的作用
要想讓孩子不沉迷于手機,作為父母首先要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如果家長整天沉迷于手機,那么孩子也會跟著玩手機,這樣一來孩子自然也會被手機所吸引。所以父母想要孩子不沉迷于手機,自身就需要以身作則。
其實孩子之所以喜歡玩手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太愛玩手機了,他們對于孩子也就沒有了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