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主意打不聽話該怎么辦?
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當家長說“不聽話該怎么辦”時,孩子對家長是抗拒的。家長提的要求,孩子不一定要做,孩子對此可能會有抵觸情緒。所以很多家長開始糾結:怎樣才能讓孩子聽話?說不定孩子更加不聽話。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聽話孩子的案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02
前兩天,小軍總是在寫作業,媽媽催促他,他就會很不耐煩,大聲地頂撞媽媽:“我不想寫作業。”媽媽說:“你能不能不要再催我了?我都跟你說多少遍了,再不過來我就不寫了!”
小軍看到媽媽生氣了,趕緊起來寫作業了。寫作業的時候,小軍的媽媽在旁邊說:“別磨蹭了,再磨蹭,就讓你的老師批評你了。”小軍從媽媽的話里聽到了媽媽的責罵,也感到很委屈。小軍就在想,我怎么能讓媽媽不生氣呢?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呢?
其實,小軍是在用拖延來對抗媽媽對他的控制。
實際上,媽媽可以不用對孩子有什么好的期待,可以暫時放下對孩子的期待,用“慢
的時間,做對的事
”,來達到和孩子的溝通。
02
這位媽媽后來告訴我,看到這個問題,她其實是很自責的。她覺得孩子經常把“不要臉”掛在嘴邊,一旦他給自己的要求掛上鉤,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在外人看來,這其實是很丟臉的事情。
媽媽屢次許諾孩子,但是事情真的做到了“好”嗎?
孩子一次次地希望被滿足,當孩子一次次地失望、沮喪、挫敗時,他會逐漸開始失去對父母的信任。
當孩子的內在世界崩塌,他將不得不回到父母的身邊,而此時的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擺脫父母給予的陰影,因為他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正是導致孩子與父母陷入情感“最仇敵”的深層次原因。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正把孩子越推越遠
1.不懂得感恩,無法正確溝通
《今日說法》節目中,有一個女孩玲瓏最初對母親充滿怨恨,因為她的媽媽從來不曾尊重她。
每當她做錯事,媽媽只會“教訓斥”她,讓她閉嘴。
久而久之,她變得不再相信媽媽,甚至連最親近的姐姐都害怕她,只要一犯錯就會迎來媽媽的打罵。
時間久了,她變得自閉,不愛說話,連最親近的姐姐也不愛搭理她。
在媽媽的打罵中,她變得很敏感,連對疼痛的小鹿都會害怕。
她性格上的缺陷,讓她變得膽怯,不愿意和別人交往。
她說:
她慢慢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和別人相處。
長大后,面對別人的欺凌,她自己也不敢反抗。
可即使這樣,媽媽還是會打她,讓她更加小心翼翼。
就像是前面說的,孩子的世界里,媽媽的話是黃金,是世界上最有用的話。
直到后來,媽媽的壞脾氣也開始影響到孩子,只要孩子沒達到自己的要求,媽媽就會懲罰孩子。
即使孩子長大了,也會覺得自己受了冤枉,認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錯的,都是被別人帶壞了。
這樣的原生家庭,孩子一生都不會幸福。
02
我小時候,就經常聽媽媽們抱怨:
“我家的孩子,我總是教育他,要好好讀書,不好好讀書,就不會有出路。”
可是,那是媽媽不曾想到的。
當年她也經常吼孩子,罵孩子,逼孩子學琴。
但是,當我們氣餒、無奈、無奈的時候,應該試著去思考一下:
自己是否真的如愿做了媽媽,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是否真的給孩子帶來傷害?
如果真的如愿,孩子還有機會可以繼續學鋼琴嗎?
如果沒機會,誰還會有信心繼續學下去?
如果真的有可能的話,那就只有在崩潰的邊緣徘徊了,然而,就是這樣的痛苦和無奈,卻沒有人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