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師你好!
青春期孩子敏感,煩燥,厭學怎么引導?
后臺回復
親愛的家長朋友:
01 關于敏感和煩躁
青春期的孩子對情緒的控制本身就是有難度的。
他們本身正處在學習情緒控制的成長階段,如果再有外部情緒的干擾,會讓他們更加難以控制,就像水波一樣形成情緒的激蕩,一波接—波。
可能我們看起來只是很小的一個問題,但在他們的角度上,可能是一個反復出現、多種方式處理過都沒有解決的老問題。隱藏在背后的多種情緒的激蕩,讓他們變得越來越敏感,煩躁,易怒。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有著兩扇門,一道門是言語與意義,一道門是情緒與情感。
當接收方的情緒處于穩定安全的狀態下,情緒與情感的門打開了,言語與意義的門才能順利打開,傳達方的所要表達的信息才會被正確的傳達與接收。
因此在父母與孩子溝通時,首先要讓自己處于一個平和穩定的情緒中,帶動孩子恢復情緒的平和穩定,否則孩子是無法接受父母的任何觀點的。
02 關于厭學情緒
在討論孩子厭學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厭學情緒和厭學癥的差別。
厭學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厭學癥的人在學習上,會有一個認知上的偏差,導致了他們覺得學習是沒有用的,沒有任何價值的,所以他們不喜歡學習。
厭學情緒,只是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一些困難,被困在了這里面,不知道該如何走出這個困境;或者是對自己的學習失去了動力,提不起勁去學,沒有學得好的信心,慢慢就產生了厭倦。
要解決學習動力的問題,還是需要從理解他們開始。暫時接納他們的慢節奏,先建立好關系,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然后他們的動力會慢慢重新回復。
大多數的孩子,都有產生過厭學的情緒。
我們首先要找到孩子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情緒困境。
03 原因:缺少學習的優越感
導致孩子厭學的一個最常見的原因,是孩子在學習上,很少獲得成就感。
這類孩子可能從小,在小學的時候開始,在學習方面一直就處于墊底的位置。
因為缺少了學習的成就感,他們就會覺得我就是一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是一個學渣,學不好了,能力就到這了,學習沒意思,還是不學了。
他們也想過要好好學,把成績提上去,但是堅持一段時間不見起色,看不到努力的效果,就堅持不下去了。
這時候,如果家長也沒有看到他的努力,沒有及時的給他肯定,那么孩子他就會慢慢的在學習上,又喪失了信心。
如果考試的成績,又不理想的話,那孩子就會覺得,努力了成績還是這個樣子,學不會了,就會開始討厭學習,甚至討厭去學校。
04 原因:輸不起的心理
導致孩子厭學的第二個常見的原因,是有部分孩子,輸不起。
這類孩子,遇到一點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
尤其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比如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升學階段,環境變了,但這部分孩子還在用以前的方式,去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學習任務。
因為對環境的適應不良,考試成績會有一個大的起伏,這本來是正常的現象。
但這類孩子,往往很難接受自己暫時的失敗,一兩次的成績波動,就會讓他開始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不行,趕不上去了。
還未找到真正對他們有效的學習方式,短期內又無法有效提升成績,就會讓他們更加的心煩氣躁,從而開始討厭學習。
05 原因:父母期待過高
這類孩子的父母,因為對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在孩子達不到目標時,經常回去批評孩子、指責孩子,而忽視了孩子做得好的部分。
這會讓孩子覺得,都是學習惹的禍,害我又被罵了。除開學習,大家對我可好了,就是每次的學習不好,考試成績不好,家人才開始討厭我,指責我。
這部分的孩子,會開始仇恨學習,厭倦學習。
此外,孩子在學校可能受到人際關系的困擾,比如被孤立、被校園霸凌等,這會讓孩子對學校產生反感,不想去學校,在學校里面擔驚受怕無法好好學習。
我們只有找到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根源癥結,才能對癥下藥,找到幫助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