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就不愛孩子
文:CC爸媽
前幾天,有位媽媽在群內分享了一件小事,說了一件讓她驚訝的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她家大寶一歲半,有一天想要出去玩,可是天氣很冷,寶寶也沒有出去玩,一整天待在家里就抱著手機。
媽媽正想和爸爸聊天,爸爸進來直接把手機藏了起來,還當著媽媽的面,開始罵媽媽。
這位媽媽非常傷心,自己辛辛苦苦地養了這么大,就這樣一點都不聽話,就知道跟他們對著干。
媽媽向爸爸訴說了孩子種種不聽話的理由,爸爸卻直言:我是他媽媽,他還不聽,自己是孩子的媽媽,自己怎么能服管呢?
后來,這位媽媽就把手機還給了孩子,讓他自己去看會兒電視。結果,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一直沉浸在電視里,她沒有去打擾孩子,而是默默陪著孩子看了一會兒,等孩子睡著后,她自己就去工作了。
可是,孩子一看就不對勁,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媽媽,而媽媽都會一邊穿衣服一邊看手機。
不管孩子有沒有吃飽飯,她都要把飯趕到孩子的房間里,直到孩子熟睡后再叫孩子起床。
看到媽媽這樣辛苦工作,孩子總是有些許的不耐煩,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覺得自己的媽媽一點都不愛自己。
甚至會產生對媽媽的敵意,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看輕自己,也看輕自己,慢慢的就會產生對媽媽的怨恨。
2、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
被溺愛教育長大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膽怯懦弱,不敢表現自己,甚至不敢爭取自己的權益。
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就會給孩子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要知道,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已經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就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懦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會變得敏感。
有些父母還會用寵孩子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導致孩子養成了這樣的性格,對父母會產生深深的怨恨。
3、容易失去責任感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是否具有優良的品質,往往和他的童年生活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缺乏責任感,沒有責任感,他在步入社會的時候就很難找到合適的伴侶,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在工作中也難找到合適的對象,所以他一生都會很累。
如果一個家庭中,家人之間總是相互埋怨、相互指責,那么這個家庭的風氣和氛圍就會很糟糕。
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的心里就會缺乏溫暖,但凡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都很難形成健全的人格。
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被這種環境所淹沒,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
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問題不焦慮,不放棄,不氣餒,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埋怨孩子、埋怨他人。
在這種環境下,他們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更加努力學習,更加努力。
04
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真誠地肯定孩子
賞識教育里,首先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這個閃光點越具體越突出,孩子就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優點。
對孩子的優點要善于發現,然后對孩子的不足,有針對性的進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理解和接納,對自己的優點產生信心,并在家長的支持下轉化成優勢。
其次,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
當孩子的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不斷改善時,一定要學會耐心地去引導孩子,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進步,
比方說:孩子自己的房間整理得很好,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成果還做成了一幅畫,家長會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從心里感受到成就感,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努力。
最后,孩子的學習心態也是如此。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學習的心態同樣也很重要。
學習成績并不是孩子的全部,孩子的學習態度也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家長能夠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并且將時間和精力都放到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就能夠在學習上面更加努力。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做到的是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為了讓孩子去成為一個機器人,因為如果家長讓孩子在學習上不斷的去尋找一些他的愛好,那么就會讓孩子從內心產生一種興奮感。
除此之外,在孩子身上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可以在孩子身上進行一些輔助的手段,讓孩子去學習,孩子會變得更加積極。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避免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幫孩子從厭學的情緒中走出來,成為一名妥妥的學霸。
【育兒寄語】: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家長一定要積極地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給孩子制定一個小目標,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孩子熱愛學習,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