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就氣你怎么辦?是不是很多父母都特別困惑,明明自己做了“錯事”,明明為孩子好,卻發(fā)現(xiàn)怎么說都沒用,說了還要再犯,孩子不僅不聽,反而還和家長對著干,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辦。
今天,睿智燈塔app-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朋友小A家的孩子從小是別人家的孩子,跟小朋友一起上學的時候,小A總愛欺負小朋友,小朋友一度很難堪,都不敢反抗,所以有一天小A回家后就很生氣,質問小朋友:“小朋友們,你們?yōu)槭裁炊疾黄圬撐?”孩子聽完之后很難過,也很自責。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nèi)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于是朋友就安慰小A說:“別的小朋友都不欺負你,你為什么不敢?”小A說:“沒關系,小朋友都是用手指頭撞到你的,你也不會怪別人。”
就這樣,一直拉著小A的手,陪著他一起長大的小A,每次闖禍之后,他都會安慰小A說:“沒事,這次錯了,下次會好的。”
后來的時候小A也知道了,真正的朋友的相處方式是從互相幫助、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角度出發(fā)的,他希望小A可以相信自己。
02
孩子的心靈需要被呵護
今年5月份的時候,一個12歲的孩子,被老師強制留在課堂,不得不接受批評,甚至要寫保證書,還被要求每天都要上一節(jié)課,即使這樣,孩子也是以很少的注意力在教室里。
小A在課堂上非常活躍,同時也給老師帶來了一種難堪感,他就更加沉迷于游戲,以至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上課走神的狀況。
她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孩子落下功課,因此,周末幾乎都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包括一對一的課程。
但是,結果卻事與愿違,小A在補習班上課的時候,卻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他根本就沒有好好聽課,經(jīng)常走神,成績也是在班級墊底。
被老師叫家長后,小A回家告訴父母,他們發(fā)現(xiàn)小A說的只是一些表面上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小A覺得無法解決,所以才會對學習喪失興趣。
其實小A的父母應該知道,孩子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往往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系。
01 家長總是一味包辦,孩子喪失獨立做事的能力
家長習慣了替孩子包辦,事事幫孩子做主,孩子漸漸就喪失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一些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大包大攬,要什么就給什么,從來不提什么。
其實孩子做事也是這樣,家長總是在旁邊包辦,孩子沒有機會做事,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動手能力。
在很多時候,家長在家里都會包辦孩子的生活,孩子只能服從于父母的安排,但是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可以自己動手做的。
久而久之,孩子的動手能力就會越來越差,而且還容易出現(xiàn)手腳敏感、畏縮的情況,自信心也會嚴重不足,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慢慢地,就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膽小、內(nèi)向,缺少自信,甚至于把很多的生活都過成了“單親”,這種情況不利于孩子的發(fā)展,不利于孩子未來的成長。
3、教會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小道理”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因為父母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啟蒙老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是在不斷地學習,在慢慢地進步。
孩子的言行舉止,是一個家庭的“立規(guī)矩”的縮影。
孩子看見父母的言行舉止,模仿能力很強。所以父母要避免言行不一,教會孩子合理的生活方式。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的成長之路需要父母的指引。
父母要明白教育孩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用心去引導,去教育。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出現(xiàn)了“賴床”的習慣,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了,孩子是“慣”的,要有一定的手段,讓孩子從“慣”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