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感慨詩詞大會,不懂詩詞卻字詞最愛唱的《詩經》《道德經》等,都足以見得孩子平時在學校不怎么受老師的重視,同學們對他的教育觀,讓他得了絕癥。
可以說,當年那個小小的厭學少年,最痛苦的莫過于父母。
他需要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付出全部的努力,卻又被周圍的孩子不屑一顧,他覺得學習好就是差生,父母眼中的讀書人,可曾珍惜過的東西,好像從來不曾在腦子里。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學校環境以及周圍的環境影響了他。
班級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生活、交往的重要場所,如果在這個場所中,孩子們缺乏對知識的基本認知,倘若孩子回到家后,父母們沒有教授他們如何做人的知識,那么,孩子勢必會變得不愛學習。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
孩子在入學前,父母的教育是基本的教育,因此,父母必須要抓緊時間學習。
小學階段,應該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孩子貪玩、調皮、磨蹭、不按時完成作業,那么,父母必然要馬上改變,那就是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來陪伴孩子。
可是,再多的精力也換不回孩子的童年。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
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靈魂,他們通過與別人的相處模式學習處理問題。
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好好的陪伴孩子,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的一舉一動。
教育家霍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的時間教育是“沒有時間”的教育,也沒有“用時間”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能夠用心
去發現,并且享受陪伴孩子的每一刻。
陪伴孩子,就是陪孩子長大,陪孩子最好的教育。
就像前段時間,“復旦大學有一個小男孩,因為沒拿到夢寐以求的分數,父母給他打了一個電話,想讓他回家吧。
原來,男孩在外面惹了禍,父母需要早點回家解決。
但是,警察都沒有來,父親只是說:“這是你自己的事情,現在自己看著辦。”
后來,警察叔叔把父親拉回去了,父母也不再需要通過打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而是把重心放在了解孩子的內心,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陪伴。
心理學家德華·桑代克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是應該是朋友,而不是一個嚴厲的發號施令的監督者。”
最后,作為父母,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學會換位思考,用理解和關懷贏得孩子的信任,并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于網絡
所以,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學習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我有一些建議,不妨試試看。
首先,允許孩子有一些小情緒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發泄。
其次,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去發泄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想學習,就是因為沒有時間,所以才會變得焦慮。
最后,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用心良苦。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后,我們要告訴孩子,這是生命的寶貴財富
,也是改變命運的捷徑。
最后,不要把所有的孩子都改造成溫室里的花朵
,家長應該努力去培養孩子們的品性,教會孩子們去辨別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要懂得尊重生命,學會珍惜自己的生命。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覺得這才是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