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父母快樂(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最有效)
——北京大學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為大連二十四中“家長學校”做親子關系講座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近日,大連二十四中學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特邀請北京大學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為高一高二家長做題為《親子教育—如何做高效快樂的父母》的親子關系講座。來自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500多名學生家長齊聚大連二十四中明德堂, 在“家長學校”里和名家一起探討如何家校合作,為孩子共創和諧、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北京大學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家長做親子關系講座
方新,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畢業生,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本、碩畢業,現任北京大學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任。國際催眠學會(ISH)國家會員代表,國家衛計委、教育部、北京市公安局、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心理服務中心等專家組成員。曾獲得德意志學術文化交流中心獎學金作為聯合培養博士生赴德國海德堡大學留學。此講座也是身為大連二十四中優秀畢業生,杰出校友的方新老師深情回饋母校的盛大禮物。
校學生處主任彭喜治主持
現場由校學生處主任彭喜治主持,他簡要地從學習興趣、家庭氛圍、學校教育三個角度談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引出了方新老師的講座。首先方老師從教育目標、發展規律、父母作用、常見問題四個角度展開話題,全面闡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家長于其間發揮的作用。接下來,方老師用她精湛的專業知識和睿智的人生智慧,幽默詼諧地與家長們一塊分享了親子教育中的點滴感悟:第一,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六歲以后孩子,父親母親要同時介入教育。第二,每個人都有一個安全半徑,父母束縛越多的孩子,安全半徑就越小。強勢的父母,會導致孩子社交能力上的軟弱和無底線屈服。但承擔過多責任的孩子,成長之后又沒有安全感,會很疲憊。第三,青春期的叛逆是孩子用一種儀式感證明自己的成長,以及用和父母沖突這種最安全的方式來建立自信。第四,孩子應具有的社交技能包括:助人與求助,拒絕要求,接受批評,表達憤怒,打斷干擾行為,溝通能力。第五,“別人家孩子”會讓自己家孩子一生不得安生。第六,孩子生活就如同一個天平,一端是責任和要求,一端是外界支持+自我能力,大學之前,外界支持占主體,大學之后,責任和要求端砝碼加重,外界支持大幅減少,自我能力越低,天平越容易失衡。第七,要全方位,立體化教育孩子,不停留在一時一勢。不要讓孩子認為自己除了責任,就沒有幸福,而生無可戀。教育是否成功只能蓋棺定論……方教授講座其間,警句金句不斷,整場講座,都給在座聽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長們聽得聚精會神,有的還詳細記錄,若有所思,活動取得了積極、良好的效果。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近些年來,二十四中為學生成長,幫助家庭營造良好氛圍,打造健康的親子關系,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創建了大連二十四中“家長學校”。2015年11月我校心理教師馬爽開展《親子溝通——最有效的家庭教育》主題講座,2016年5月開展《別讓“愛”束縛孩子的成長》主題講座,2016年11月開展《父母教育》主題講座。同時,我們也建立了更多的家校平臺,更多地與社會各界合作,為學生的成長與成才不遺余力。通過“家長學校”,使得家長們明白培養孩子成人比成功更要,培養孩子要遵循天地人和,內外兼顧,尊重規律和人性,以及永遠保持溫暖的愛和尊重。希望在飛速發展的風云變幻中,總能提醒自己,教育是溫度,是智慧,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