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叛逆期正常嗎?
都不是,可叛逆期正常嗎?
那為什么沒有叛逆期正常呢?
心理學家斯朗·詹姆士說:
“一切都沒有叛逆期,所有的叛逆都來自對束縛和限制的反抗。”
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和成人時期,會屈從于長輩的權威,不喜歡被無視,“忤逆”父母。
但孩子成年之后,卻要面臨“叛逆期”的摧殘。
很多父母在聽到孩子反抗、頂撞自己的時候,會覺得孩子“不聽話”,其實可能是他正經歷“成長的煩惱”。
孩子長到13—16歲,正是青春叛逆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
他們渴望擺脫父母的束縛,同時又希望能夠像成年人一樣獨立自主,在父母的庇護下可以像成人一樣生活。
因此,父母總會說“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說兩句就鬧脾氣,什么也不聽,一回到家就把門一關,也不和父母說話了。”
孩子的“叛逆”在父母眼里,不過是個青春期的孩子,對各種新鮮事物的向往。
所以當父母總是強調說“這孩子,將來肯定沒出息”,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故意和父母對著干,故意要跟父母作對。
這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讓自己不再那么焦慮,要減少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同時也要鼓勵自己“叛逆期”的孩子。
3、孩子能承受的困難
心理學上說,即使是同伴在一起,也需要一些挫折的鍛煉。
父母不能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什么,應該讓孩子學會自我調節。
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適當地挫折教育,讓孩子從內心戰勝自己。
孩子的世界,既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的,教會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而不是把孩子牢牢地捆在自己的衣柜里,生怕他行差踏錯。
只有教會孩子這樣的能力,才能讓孩子的人生真正完整,也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些底色。
第四步:感同身受,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此基礎上,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想當然的。
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許孩子會聽三天兩夜,但是孩子內心不會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利弊,他們會認為,只要不聽話,就可以強迫自己,也可以達到目的。
這種教育方式,本質上是父母在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讓孩子去替自己實現自己的愿望。
孩子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會變得越來越叛逆,不聽話,越來越不聽話。
這種教育方式,看上去是父母在打著“愛孩子”的旗號,實則是在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孩子,讓孩子去實現自己的意志。
這種教育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
父母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因為沒有掌握好的方法,所以,才會經常碰壁。
比起去控制孩子,去控制孩子,父母更應該先去了解孩子。
只有去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2.父母要懂得欣賞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大部分父母都喜歡給孩子“貼標簽”。
你怎么這么笨?你是豬腦子嗎?你是傻的嗎?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
你是一個學渣!
笨得像豬一樣!
我就沒見過你這么笨的,這么笨!
這孩子,你怎么這么笨,你還有臉哭!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喜歡說孩子是傻的原因,說一句話:“笨蛋,沒用。”
那你看看,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很少去挖掘孩子的優點,總是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總是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
總是用貶低式的語言去跟孩子對話,總是否定孩子的感受,那孩子肯定是什么都不愿意跟父母說了。
事實上,這個時期的孩子,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很多時候,孩子的表現和我們的期待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孩子的大腦,正在經歷“邊緣系統”的飛速發展,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發育非常快速,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突飛猛進,但是,大腦發育卻不成熟。
這個時候,我們就特別需要理解和關愛孩子,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支持,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力量。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處于高速發展期,各個方面的能力飛速發展,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都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引導,那么孩子在智力發育的過程中,就會變得越來越笨,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
但是,如果在這個階段,父母能夠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開發大腦,讓孩子順利地度過這個階段,那么孩子的智力就會得到質的提升。
所以,我們父母要做的是:
在孩子成長的這個階段,如果父母幫助孩子開發大腦,讓孩子在智力發育的這個階段建立起良好的思維能力,那么,對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