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成績不好,初三可以逆襲嗎(初一初二成績一般初三逆襲的可能性大嗎)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初中知識并不是太難,為什么有些孩子上了初中之后成績差或者一般呢?
一、從小學升到初一,很多孩子“水土不服”。
相對于小學來說,上了初中之后所學科目陡增。小學一般主要科目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而上了初一,主要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生物、道德與法治等。
這就意味著孩子不但在課堂上所學的科目增多,并且課下寫作業和預習、復習的時間也要大增。
另外,初中各科知識的難度比小學上了一個臺階,所有這些,都要求學生要有一個思想準備:把自己更多的精力,集中的學習上。
小學那種不做計劃,只要在課堂上跟著老師走,就能拿高分的學習方法,在初中行不通了。
上了初中之后,孩子首先要改變觀念,那就是除了課上認真聽講,課下要花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每天、每周、每個月都要制定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確保把每個科目都學好, 不要出現偏科現象,更不能有瘸腿的科目。
因此,上了初一之后,孩子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 學會制定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
- 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要等著家長督促。
- 改變學習思路,初中各科內容難度加大,綜合性加強,要知難而上,在學習上多思考,多做典型性的題,多拓展。
- 在課下多閱讀課外書籍,開闊思路。
- 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保持積極努力狀態。
另外,父母也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平等、安靜的學習環境,并及時和孩子溝通,解決孩子在成長路上遇到的困惑。
父母還要提前給孩子說明,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在學習上有哪些不同,讓孩子提早做好心理準備,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學習方法。
二、初二是學生的“關鍵期”和“分水嶺”。
初二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初二會加入一門重要科目——物理,同時,數學等學科難度繼續加大,讓有些孩子應接不暇。
初二是孩子的爬坡階段,家長是往前“推一把”孩子,還是扯孩子后腿,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在初二這個關鍵期、轉折點,家長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多關注孩子,及時和孩子談心,打消孩子顧慮。
在初二階段,孩子很可能因為一、兩次的成績沒考好,而自暴自棄,消極怠工。這個時候,家長要鼓勵和支持孩子,而不是打擊和抱怨孩子。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要告訴孩子,只要方法對,肯努力,學習成績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而不是直線上升,偶爾考不好,更重要的是分析原因,及時改正,而不是一蹶不振。
在家長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下,只要孩子不氣餒,孩子的成績就會越來越好。
2、初二的孩子剛步入青春期,家長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異常敏感,他們對父母不再言聽計從,而是有了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想和父母交流。
父母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給孩子隱私權,不隨便翻看孩子的東西,要相信孩子。
另外,可以培養和孩子同樣的興趣愛好,在心理上貼近孩子。
對孩子的早戀、網癮等,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培養孩子一些有益的興趣愛好,節假日安排和孩子去一些地方旅行,讓孩子心胸開闊,眼界高遠。
父母平日對孩子少些嘮叨,少些和同齡孩子比較,讓孩子保持積極、健康、穩定的情緒。
3、讓孩子研究各學科特點,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讓孩子結合自己自身的學習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各學科的方法,勞逸結合,有效率的學習。
4、正確處理和老師、同學的關系。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心思細密、敏感,愛鬧小情緒,但孩子任何情緒起伏,都會影響到孩子學習。
告訴孩子,一切以學習為主,不要想太多,也許過個三、五年,現在覺得天大的事,回頭想想,很可能是自己庸人自擾。
教會孩子如何和別人友好相處,做一個性格豁達、智慧的孩子,注意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三、初三是孩子的“岔路口”,面臨中考的考驗。
等孩子到了初三,家長和孩子會發現,氣氛會不知不覺緊張起來,中考進入倒計時。
一般學校在初三上半學期要完成學習初三新課的內容,下半學期進行迎接中考的一、二、三輪初中三年總復習計劃。
時間緊,任務重,孩子和老師的壓力都很大。
- 注意調節孩子情緒。
所有的大考,不僅是考孩子掌握文化知識的能力,也是一場心理戰,心理強大,狀態好的孩子,才能發揮出最佳狀態。
誰的心態好,誰就成功了一大半。要讓孩子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心平氣和地度過初三階段,面對大考,平常心,心態好了,狀態自然就好。
2、注意孩子身體健康。
初三學習壓力大,很多孩子上火吃不下飯,這時家長要做好后勤工作,葷素搭配、營養全面,孩子吃得好,身體健康不生病,學習起來更有勁頭。
注意讓孩子不要熬夜,提高學習效率,中午在學校或家里適當小憩,休息好了,孩子才能更頭腦清醒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3、善于總結,運用好錯題本。
初三總復習針對的是中考,會把初一到初三的知識串起來,很多題目會涉及到初中三年的知識,甚至是初中三年多學科知識。
知識的綜合性加強,這個階段孩子要善于總結歸納,掌握答題訣竅。
每個科目準備錯題本,把平時所有做錯的題總結在一起,時時翻看,試想,平時錯的題目都學會了,考試的時候是不是就很有底氣了?
4、不要忽視各科的基礎題目,先基礎,再拔高。
很多學生有一個誤區,基礎題目還沒有掌握牢固,就急著每天做難題,實際上,中考題目基礎題和中等難度的題目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十,有些孩子拿不到高分,就是因為基礎題目丟分太多,難題又不會做。
正確的做法是把基礎打牢,爭取基礎題目盡量不丟分,在此基礎上,再攻克難題,這樣就能保證在中考中先把基礎題、中等題這百分之七、八十的分拿到手,難題再盡可能多的拿到分數,就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因此,記得在初三復習時,抓準方向,先把基礎題、中等題穩扎穩打掌握好,再去攻克難題。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學習知識就是一環緊扣一環,逐步遞進,基礎打得牢,知識的高樓根基才會深厚,高樓搭建起來才會穩固。
如果初一、初二沒有打好基礎,僅靠初三一年時間想逆襲,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當然,凡是沒有絕對,如果孩子是天才,初三幾個月爭分奪秒地拼命學,逆襲也并非不可能,但是,又有幾個學生敢說自己就是天才呢?
因此,家長和學生應該做到知己知彼,熟悉初中三年學習特點,從初一入學開始,就穩扎文法,遵從學習的自然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初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