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應該知道這一點嗎(幸福的家庭都應該知道這一點什么)
年底了,大家都很忙,然而忙碌的同時,想和大家聊聊關于兒童安全的話題。顯然,這是個沉重的話題,但也是為人父母最重視最應該學習的問題。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是需要根基的,而這個最基礎的根基,就是兒童安全。否則,幸福的大廈將瞬間崩塌,萬念俱灰!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關于兒童安全,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雖然時不時會在網上看到拐賣兒童新聞和尋人啟事,但心里覺得離自己挺遙遠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比如,我們可能都會囑咐孩子說:“遇到陌生人,不能接受他給的玩具、吃的,也不能跟他走!”
但如果不是這些東西,而且媽媽就在旁邊呢?
美國有人拍了個視頻,在公園里隨機采訪媽媽們:“如果我現在去跟你孩子搭話,你覺得會怎樣?他/她會理我嗎?還是逃走?”媽媽們都相信孩子會有所警覺。
第一個媽媽的大女兒在不遠處玩兒,她帶著二寶坐在一旁看著。
男子牽著一只小狗假裝路過,小女孩立刻被吸引了視線:“看啊!小狗太可愛了!”男子表現得很和藹:“你可以摸摸它哦!”
小女孩和小狗玩了一會兒之后,男子問:“我家還有好多小狗呢,你想去看看嗎?”“好呀!”然后小姑娘就高興地拉著男子的手走了……
這個媽媽剛才100%相信,女兒絕對不會跟陌生人走,現在已經嚇呆了。
第二個孩子是個男孩。
結果是完全一樣的。
第三個孩子也是男孩,年紀更小一些。
根本沒花多少時間,很容易就牽走了。
除了誘拐手段超出我們的意料,誘拐犯的身份、孩子走失的場所也可能是我們想不到的。
根據美國NCIC(FBI’s National Crime Information Center)的統計,在美國,每年約有84萬人被報“不見”,FBI估計,其中85-90%是兒童,也就是一年75萬,相當于每天2000人,每40秒就有一名兒童走失或者被誘拐,這其中:
○ 49%的誘拐人是家庭成員(親友);
○ 27%的誘拐人是認識的熟人;
○ 24%的誘拐人是陌生人。
在家庭成員誘拐的案件中,6歲以下兒童被拐為最常見,男孩和女孩比例持平;
熟人犯案的案件中,青少年最常見,女孩的比例更高;
陌生人誘拐案中,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比例都高。
其中有80%,誘拐犯和孩子的第一次接觸,就在離家500米內的地方。
如何保護孩子的安全,有效防拐、防走失?
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就是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綜合美國兒科學會和警方的建議,我們整理出以下要點:
① 當帶著孩子去購物的時候,一定要始終留意他。
因為他們行動迅速,可能瞬間離開你的視線;
推薦給孩子使用防走失繩或者防走失包。小孩子撒歡起來是不管人流多少、會不會跑丟的,所以直到學齡前防走失包還是挺重要的。
② 當選擇托兒所、幼兒園時,提前了解安全情況,確保有這樣一項措施——只允許孩子被父母,或能提供有效證據、證實自己是父母委派來的人接走。
③ 即使孩子一直有值得信任的成年人看護,還是要教孩子,千萬不要進陌生人的汽車,也千萬不能跟不熟悉的人走,這一點非常重要!
抽象概念對幼兒來說不容易記憶,所以盡量具體地跟孩子舉例一些場景,例如“跟我走,給你吃好吃的”、“我帶你去找媽媽”、“我車里有只迷路的小狗/娃娃,你看看是不是認識它”……
告訴孩子:一定要果斷拒絕,盡快跑開。絕不能因為有人看上去很和善、帶著食物/玩具/小動物就跟他走,他們可能把你帶走,你就永遠見不到媽媽了。
④ 教會孩子,一旦感到危險,就要大叫“我不認識你、你不是我爸爸/媽媽、放開我”等,并找到周圍可信賴的成年人求助。
注意,讓孩子喊出這些話,比尖叫聲要來得管用。
前些年美國有個很熱的新聞,在佐治亞,有一個7歲的女孩跟媽媽在沃爾瑪購物,自己在兒童區玩了一小會兒,就被一名男子抱走了。她當時大踢大叫,綁匪不得不放下她離開。
⑤ 如果雇用保姆,一定要通過正規機構,或者讓親朋好友推薦自家雇過的。
建議在家中安裝攝像監控,可以在手機實時查看那種。
⑥ 無論何時,不要將幼兒獨自留在家里。
不管是出于家居安全考慮,還是出于陌生人上門帶走孩子的危險因素,都不應該將孩子獨自留在家里。這方面國外是有法律規定的,國內目前還沒有正式規定,大家務必注意!
有許多案例都是這樣的,有的媽媽覺得我只是下樓一趟,馬上回來,孩子在這幾分鐘之內就爬倒窗口跌落了。還有更慘痛的案例,說1歲多的孩子跟在身后推門出來了,走丟了,幸好后來遇到了認識的鄰居把孩子送回來。
⑦ 教會孩子記住家人的名字、電話、住址。萬一走失,可以向警方提供。
⑧ 教會孩子必備的安全常識,不怕重復,經常溫習,盡可能多地預知場景。
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還有很多安全知識要教給孩子,例如:不要靠近陌生人的汽車,不要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玩耍;在人多的公共場合,要緊緊跟隨爸爸媽媽;如果你出門時和大人走散了,留在原地等待,可以向店內的收銀員或保安尋求幫助,等等……
不要覺得說一次就夠了,時不時教一遍,每次出門前也可以溫習一次,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獨立的時間越來越多,也要增加知識要點。
記住我們前面說的,誘拐犯的手法可能會超出你的想象。
下面是沈騰和艾倫的防止兒童拐賣的小品《爸爸爸爸爸爸》,雖然是個小品,但還是歡笑之余,全剩眼淚
孩子的安全唯有靠我們的警覺來維護,大家一定記住,在人身安全上,沒有任何時候可以掉以輕心。而以后隨著孩子長大,更要靠他/她自己的警惕心、安全知識來維護,所以盡早地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非常重要。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王大偉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兒童安全的教育傳播,他親自演示的這套“兒童安全操”就很萌很有用!更容易記憶,也能鍛煉手腳。
▼這個視頻不長,只有一分半,花不了大家多少時間,總共包含三個操:《小熊操》《小花狗》《上學操》,建議一定要看看,收藏起來。
《小熊操》
小熊小熊好寶寶,
背心褲衩都穿好。
里邊不許別人摸,
男孩女孩都知道
《小花狗》
我家有個小花狗,
生人接它它不走。
搖搖頭、擺擺手,
不見媽媽我不走!
《上學操》
一個人、上學校,
問我什么不知道。
低下頭、快點走,
追上前面小朋友!
如大家所見,這組歌謠的第一首是防性侵,后兩首是防拐,尤其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接受歌謠很容易,學的也很開心。這套安全操用詞簡單、押韻,配合身體動作,孩子們很輕松的就會掌握,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