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販子的孩子被偷了算不算報應(人販子反而被拐賣)
相信大家在十一國慶節都看了院線熱映的開心麻花作品《羞羞的鐵拳》,這部由開心麻花當家臺柱沈騰、馬麗領銜主演的電影剛放映幾天就穩坐國慶檔票房冠軍寶座并高居不下,大家也都在歡聲笑語中領略了眾位演員們的才華。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可今天辣姐要和你分享的并不是這部電影,而是另外一個由沈騰主演的小品節目,就是曾經在歡樂喜劇人舞臺上演繹的一個防拐小品《爸爸爸爸爸爸》,也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討論的一個社會熱點話題:如何防拐?
在這個小品作品里面,沈騰扮演一位丟失孩子多年的父親,為了尋找孩子在全國各地上演“防拐”巡演,目的是為了尋找自己孩子的下落并且為更多孩子和父母敲響警鐘,傳播防拐知識,而小品中的防拐童謠也一時間成了家長們熱搜的對象。
一開始沈騰扮演一個拐賣小孩兒的老奶奶上場,在一個小學校門口通過簡單的扶老年人過馬路的騙術拐走了單純善良的熱心腸小孩兒“紅領巾”,緊接著面對艾倫和楊沅翰這對體重和體型上明顯高出好幾個量級的巨嬰,沈騰再想故技重施卻失敗了,緊接著又分別使用代替爸爸接放學、買冰激凌、玩小汽車等伎倆再度誘騙,卻被兩個巨嬰一一識破。
最后,沈騰恢復了一位孩子家長的身份,“中國661個城市1636個縣 就算我們平均7天走完一個地方,貼完這些尋人啟示一共需要多少年?42年!我們還能活到那個時候嗎?”
通過這句臺詞中一組驚人的數字呈現出來告誡大家防拐的重要性,要及時掌握防拐知識,最后也幾次落淚,引發觀眾感慨。
小品中“巨嬰”楊沅翰提出的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人販子的孩子被另一個人販子拐賣了,這算是報應嗎?”主題得到了深化,卻也深入了人心,不煽情但讓人動情。
辣姐每每想起也是鼻頭酸酸,雖然他可能只是我們看過眾多小品中的其中一個,同時也是沈騰作為喜劇競賽舞臺上一個平凡的作品,但今天辣姐分享出來這個小品,就是想讓天下更多父母在看這個小品過程中,不要單單讓它給我們帶來歡聲笑語,更要體會里面的內涵,隨時不要忘記兒童防拐的重要性。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你關心的就是辣姐要分享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