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不認識人販子(你認識人販子嗎我沒人要了)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待在自己的身邊,這樣闔家歡樂,是多么幸福和諧的場景。然而并不是每個家庭都這樣,有的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走丟,最令人氣憤的是,被人販子拐走,幸運的是有的孩子能夠找回來,不幸的是有的孩子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人販子就是可惡的存在,他們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地拐賣孩子,從來不會換位思考,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很多家庭分崩離析。面對這樣的狀況,應該大力打擊,作為群眾的我們,你很厭惡這樣的行為,看到自然會選擇報警。
一、帶娃出門碰上人販子,別喊“我不認識你”
人販子就是喪心病狂的存在,小橙子的爸爸,就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一天小橙子的爸爸和妻子帶著孩子去公園玩,目睹了這種事情。一個60歲的大爺,推著孫子的嬰兒車在散步,這時候一個人跑過來撞了他一下,他發現自己的手機丟了,就趕忙找手機。
于是大爺看到這樣的狀況,他就大聲喊小偷來了,手機都不見了,然而他回頭看嬰兒車,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沒人看孩子,他也不敢跑遠,這時候來了一個中年婦女,他告訴大爺,他可以幫忙看孩子,大爺說了聲謝謝,然后就去追小偷了。
看到這里,我們不由得冒冷汗,大爺也是心大,輕易地相信別人。大爺走后,這個女的就推著推車迅速地走了,另外走過來一個大媽,抓著她,不給他走,女人說:多管閑事。大媽死死地抓住嬰兒車,就是為了保護這個孩子。
女人看到大媽不放手,這時候他就開始了自己的演技,他說:媽呀,你為什么不讓我把孩子帶走?然后這個大媽沒有反應過來,他就說我不認識你,面對這樣的場景,女子還一直在演戲,讓大媽扮演是她媽媽的角色。
讓群眾放松警惕,一直僵持不下,這時候孩子的爺爺回來了,他指著那張嬰兒車說,這是我的孫子呀。這時候人販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群眾也知道了,小橙子的爸爸看到這樣的狀況,趕緊打電話報警,來了幾個警察,把女人給抓起來。
回想這件事情,我們不由得膽戰心驚,如果不是小橙子的爸爸看到,爺爺不回來,那孩子就被帶走了。這個女人是明著搶人,大媽看到這樣的狀況,他當時也沒有想太多,只是說我不認識你。殊不知這樣的話根本就不起作用,面對人販子,不要說我不認識你,那應該怎么說。
二、家長要注意人販子的各種騙術
人販子都會用各種語言來混淆視聽,讓別人認為這是自己的孩子,這時候你就要學會各種技巧,你可以去翻別人的錢包,搶別人的東西,還可以把攤販的攤子給掀翻了,動靜越大,自然參與的人越多。不過時候你也要賠償別人,同時也要注意各種騙術。
1.假扮外賣員或快遞員
有的人販子會假冒外賣員或者快遞員,看到孩子一個人走在路上,他會過去問一下,說你家是住在幾單元幾棟,這里有一個快遞,需要你來拿一下。孩子也不知道,就跟著他走了,殊不知這樣就會上他的當。
帶孩子出去玩,特別是公園或者人多的地方,要隨時看著小孩子,如果脫離了視線,就會被人販子鉆空子。他們會把孩子帶走,強行地把他們綁架起來,捂住嘴巴,這樣是沒有辦法的,和其他的騙術不一樣,這個比較強制性。
2.利用零食誘騙
小孩子對零食是沒有抵抗力的,當遇到棒棒糖、棉花糖,他們會下意識地被吸引。出現陌生人給他買棒棒糖,或者是弄一個攤位,賣棉花糖,這時候家長也要注意了,區別他們的身份,不要讓孩子輕易地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全。
三、父母怎樣做才能有效防止孩子會拐
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孩子被拐賣,父母也應該有所作為,一定要好好地教育孩子,讓他們了解關于拐賣的知識。對于人販子要有所防范,不然會讓家庭分崩離析,不要讓悲劇上演,這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
1.教孩子要拒絕給大人幫忙
告訴孩子,走在外面,如果有大人請自己幫忙,這時候要主動地拒絕,不要多說話,面對陌生人一句話都不要信。除非是自己認識的,其他的就走自己的路,有什么事情就及時跟自己的家長講,不要被人販子帶偏了。
2.防拐教育要場景化
因為孩子對于這方面的知識掌握得不全面,家長在家里要扮演這個場景,讓他們了解到人販子是怎樣拐賣孩子的。讓母親或者父親來扮演人販子,然后演戲,讓孩子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就知道是人販子了。
結語:無論如何,孩子從小就要教育好,讓他們有防拐賣的意識。陌生人的話,千萬不要信,人販子的套路家長要及時地掌握,然后把他們傳授給自己的孩子。隨著國家的大力打擊,和法律的完善,也希望被拐賣的孩子越來越少,都能夠待在自己的父母身邊健康地長大,收獲美滿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