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罵人說臟話怎么辦(青春期的孩子罵臟話罵父母怎么辦)
當孩子在家用臟話罵人的時候,很多父母都特別生氣,覺得孩子對自己很不禮貌,不尊敬,翅膀硬了,于是,對孩子橫加指責,破口大罵,導致爭吵愈演愈烈……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父母要思考一下,孩子用臟話罵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行為,發生在什么場景下,這個行為給孩子帶來了什么?如果父母會解讀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就能因勢利導,幫助孩子建立起一生受益的習慣和技能。
首先第一點,用臟話罵人,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很不文明的行為,顯得粗俗,我們中國人常講:“有話好好說。”話還說幾句就開始罵人,這種溝通方式會讓對方心里很難受,情緒也會因此被影響。因此,我們肯定是不支持孩子這種行為的。
第二點,孩子罵人的行為常常發生在什么樣的場景下呢?他總不會無緣無故罵人,因此,肯定會有一個導火索讓他心情不爽,所以他才用罵人的方式來提出自己的不滿。
第三點,孩子罵人,其實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就像人開心會笑,傷心會哭一樣,因此,即使我們不支持孩子罵人的行為,但我們是支持他去表達自己情緒的,只是他表達的方式我們不認同。
父母該怎么辦呢?
當孩子生氣發火罵人、說臟話的時候,父母不要去跟他對抗,不要你罵一句過來我罵一句回去,這樣做會激化矛盾。我們可以不反應,不去理會,不要去跟他對抗,這樣反而會強化他的不良行為。而當孩子表現出說話禮貌的一面時,我們就要及時給孩子一個正面反饋,強化他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當孩子心平氣和的時候,我們可以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孩子,希望他不要說臟話,并且表達父母在聽到孩子說臟話、罵人時候的情緒,比如說:“兒子,我聽到你罵人的時候是很生氣的,我很理解你當時只是想表達發泄一些情緒,但我覺得你下次可以慢慢跟我講。”
如果孩子聽不進去的話,我們點到為止,給他留一點空間,讓他自己反思一下;如果孩子聽得進去,我們可以繼續說下去,跟他舉例,讓他知道罵人說臟話給別人帶來的傷害等。
孩子有說臟話的習慣,父母還要思考一點:家里的大人是否也時常有說臟話罵人的習慣,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大人一定要先改正自己,否則,孩子只會覺得父母雙標(對自己要求輕松,對他人要求嚴格),而因此對父母不信任,不愿意聽父母的話。
《顏氏家川》中說: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行舉動,無心于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
因此,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并且影響深遠。孩子身上出現了問題,大多數都是原生家庭出了問題,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承認這個事實罷了,想要改變孩子,先從改變父母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