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起不來了;作業怎么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都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孩子磨蹭怎么辦?為人父母,相信大家都因為孩子的拖拉、磨蹭問題生過氣。回想每一個暴怒的瞬間,都不禁自己難受,也覺得自己傷害了孩子。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而今,家長們急功近利,孩子們疲于應對,這無形中加劇了雙方內心的焦慮。
很多成人說孩子做事磨蹭,沒有一點時間觀念,有沒有什么好辦法?不如來試試這4個方法。1、不以成人的節奏判定孩子是否磨蹭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做了努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請放下你的節奏,以孩子的視角看問題。2、成人對于自信心弱的孩子避免不停催促。有很多孩子性格內向、慢熱、不自信,他們在做事時總怕自己做不到最好,因此會消耗太多時間。如果成人此時沒有給予理解、鼓勵,而是一味催促,會導致孩子更加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懷疑,在做事情時不僅不會加快速度,還會更追求完美。比如每次寫作業,只要寫的字稍微有點不整齊,她就要擦掉重新寫。基于此情況,面對本身性子慢、不自信、內訓的孩子成人千萬不要催促,不停的催促會讓孩子變得焦躁不安,變得更加“完美主義”。我們可以適當引導、鼓勵他們,讓他們學會相信自己。
3、成人要正確引導,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鐘”“半小時”“一小時”到底是多長一段時間。像這種情況,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式:
1、成人可以在家中制定時間安排表,讓孩子明確自己的時間安排。2、利用計時器或者鬧鐘來幫忙,當你要求孩子“5分鐘洗完臉”“10分鐘寫完作業”時,設定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3、給孩子提供選擇。比如:如果我們10分鐘內就能出門,我們看電影就不會遲到。如果不能,只能少看前面一段或只能明天再看了。4、直接提醒孩子行動太慢的后果,但是這種提醒最好能夠讓孩子自己去想后果。5、對于已經能夠認識時間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時鐘或者手表提醒他,讓他看看時間。6、進一步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按時完成該做的事情。
4、理解孩子因為對事情的不感興趣而磨蹭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對成人要求干的事沒興趣,故意磨磨蹭蹭表達不滿。這種情況的話,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問清楚他為什么不喜歡這件事,然后你們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當然,孩子的任性除外,比如孩子吃飯時看電視、睡覺時玩玩具等。立竿見影的教育,只是一個神話。不要著急,多給孩子一份同理心。去看見孩子的節奏和天性,你會發現,這只磨蹭的蝸牛雖然走得慢,但也可以走得很穩、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