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不愿回家愿意在學校(青春期焦慮的孩子不愿去學校)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很長時間了,我的孩子陽光向上努力奮進,學到不少新本領,我和爸爸都忘記這個孩子曾經鬧過很多次不上學的事情了。
可,今天,歷史的車輪再次碾壓。她不愿意去學校了。
我從六點多喊她起床一直溝通到八點,她哭的很厲害,只說大家都是壞蛋卻不肯說具體原因。我一方面接受,另一方面跟孩子爸爸溝通,希望他能接受孩子這一行為。
上午上班時與研究心理學的同事溝通了一下,她建議一方面接受孩子的情緒,一方面可以用班主任的口吻稍微嚴厲一下,盡量讓她下午去學校。
可事實證明,不僅沒有作用,反而讓她情緒上波動更大。原本起床準備吃飯,當我和她說過之后,笑容就消失了。恰巧爸爸端上菜,隨口來了句“就下兩包方便面”,孩子之間進屋睡覺去了。我知道爸爸的意思是天天不吃主食,所以就少下點分著吃,可我知道這個孩子是多么敏感,她認為爸爸因為自己不去學校生氣就連飯也不給自己吃了。
呼呼大睡一下午,晚上好不容易喊起床吃飯,隨便聊幾句,我想弄清楚,這前后巨大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可孩子只說討厭,老師都是大壞蛋。我知道老師應該是沒有做什么巨大的事情,而是這個孩子太敏感,老師話說重一點或者全班大致批評,她會認為批評自己。
或許是因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也進步了,老師沒有看見,卻還是在批評,她覺得委屈。其實到現在我都沒有搞清楚自己大大咧咧類似刀槍不入的性格,生個孩子為何是敏感型的[捂臉]經常隨口一句話,她就會感覺受傷。
或許是小時候管的太嚴苛要求又高,所以自卑。我現在天天努力的欣賞她,孩子陽光很多,可建立在別人認同的基礎上。她自己的自信沒有,內心的力量太弱,才會如此介意別人的眼光。
可我怎樣做,她才能有內在的力量?如果說不焦慮那是假的,雖然我很早就知道會反復,但還是那么難以接受。最關鍵是孩子的班主任對孩子請假很有意見,感覺我太縱然孩子了。
可看著眼睛都哭腫的孩子,我知道,她是來找避風港來了,不管她意志薄弱還是心理年齡小,此刻,她是真的難受,她的力量不能支撐她去學校。
我是跑完步再來敘寫這段文字的。懷孕時害怕她畸形,走路時害怕她摔著,小學時太老實害怕她受欺負,初中了卻發現她經常有挑戰,為了能和她一年級與校長鬧翻被打到平行班……為了能夠幫助她,我尋求幫助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