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常說謊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教育(怎樣教育孩子說謊話)
孩子撒謊已經成為了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雖然也打過也罵過,但是并沒有什么成效。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小小年紀就滿口謊言,這自然會讓家長有所擔憂,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孩子未來會變成什么樣,想想都讓人害怕。
但是說謊的問題真的有這么嚴重嗎?
加拿大多倫多兒童研究所開展過一項測試,該測試有1200名年齡在2-16歲的孩子參加。
研究人員將較小年齡段的孩子帶到一個房間里坐下,之后研究人員在他們身后放置一個玩具。
在離開之前,研究人員告訴他們不準回頭看玩具,但是通過攝像機表明,有90%的孩子都忍不住回頭了。
之后研究人員發給年齡稍大的孩子每人一張背面印字的試卷,同樣告訴他們不能翻看,結果讓人們更加驚訝,竟然有96%的孩子都忍不住翻看了試卷。
最終研究結果顯示:2歲時,20%的孩子會說謊;3歲時,比例達到50%;4歲時基本是90%;12歲時,基本每個孩子都會說謊;到了16歲時,這一比例有跌落至70%。
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小時候的說謊和他們長大后的說謊其實并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更不能表示孩子長大后一定就品行不端。
甚至那些那些說謊有技術的孩子們,他們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都會更強,這樣他們的謊言才會更具可靠性。
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他們的心智也會逐漸成熟,這時自然能夠形成一定的是非觀,所以孩子會漸漸的對自己言行舉止有所約束。
作為父母在發現孩子撒謊時,要采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認識到撒謊的錯誤,讓他們能夠正確的對待問題。
孩子為什么會說謊?
1、逃避懲罰
孩子在生活中難免會犯錯,最初孩子在犯錯后,都會選擇和家長實話實說,但是這時他們等來的必將是一頓劈頭而來的責罵,甚至有時會被家長拳腳相向。
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既然說實話會受到如此嚴重的懲罰,那么我為什么還要說實話呢?
于是孩子在犯了錯誤之后,為了逃避父母對自己的懲罰,他們會用謊言去掩蓋自己的錯誤行為。
在僥幸沒有被父母識破之后,他們的撒謊行為就會變本加厲,因為他們會感覺到撒謊才能夠自保。
2、討好父母
父母對孩子總是有期待的,他們會給孩子制定各種規矩,同時也會用不同的獎勵手段去激勵孩子完成任務。
這樣孩子便會更有動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從而在得到獎勵之后強化他們的行為。
但是當孩子過于看重完成任務后的獎勵時,他們就會做出討好父母的行為,甚至有時為了獲得獎勵,而不惜對父母撒謊。
比如父母要求他們不吃零食就能獎勵他們周末吃大餐,那么孩子在吃零食后會刻意隱瞞,以此來獲得大餐的獎勵。
3、模仿父母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中指出:個體通過觀察他人行為而習得新的相似的反應,就是模仿。
父母總是要求孩子誠實不撒謊,但他們自己在生活中卻很難做到以身作則,比如明明是因為雨大不想上班,卻當著孩子的面打電話給領導說自己身體不適。
美國黑人作家詹姆斯·A鮑德溫所說:”孩子們從來不會好好聽從長輩的教導,但他們永遠都在模仿長輩。
不得不說,孩子往往就是父母行為的一面鏡子,映射出父母習慣上的缺點與不足。”
4、家長的故意考驗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很多時候說謊都能被父母一眼識破,但是這時父母會為了考驗孩子而選擇不揭穿,讓孩子自己能夠坦白。
但是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感到羞恥,恐懼,焦慮,因為家長的行為對孩子而言是一種侮辱,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想要減少孩子說謊,不如試試TRUTH溝通法則
- T:trap誘騙——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
孩子都愛吃糖,可是吃糖對孩子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父母都會制止。
如果父母在打掃衛生時發現垃圾桶里有糖紙,那么一定要避免和孩子大吼大叫,質問孩子。
而是可以選擇詢問孩子,并且提醒孩子吃糖的危害,告訴孩子如果真的想吃糖,那么一定要告訴家長,父母可以給他們買健康不傷牙零食。
這樣的方式才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同時也讓孩子知道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和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
- R:respect尊重——父母平等和孩子對話
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他們很難和孩子進行平等對話,這會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無法順利的進行。
畢竟孩子在說謊之后,自己也會感到害怕緊張,而父母居高臨下的態度更是會讓他們選擇逃避。
學會和孩子平等的對話,才能讓自己和孩子焦慮的心情都有所緩解,當然也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懲罰,讓孩子不敢有重復的行為出現。
- U:understanding理解——試圖發現孩子撒謊的原因
孩子的每一次說謊都有著他們自己的原因,但是每次說謊的原因都會不盡相同。
父母只有了解孩子撒謊的真正原因,才能夠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讓孩子能夠及時認識到撒謊的錯誤。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即便不撒謊,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夠達成他們的目的,這樣孩子才會改掉撒謊的壞習慣,養成誠實的好習慣。
- T:time to cool off冷卻時間——父母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發現孩子撒謊后,父母一定要讓自己有冷靜的時間,千萬不能夠讓情緒失控,因為只有在情緒保持平穩的情況下,父母才能夠和孩子很好的交流。
如果只是簡單的情緒失控對孩子吼叫,那么必然是治標不治本,很難讓孩子得到真正的改進。
- H:honoring honesty尊敬誠實——設身處地,互相理解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讓他們對孩子有諸多要求的時候,也要考慮到自身是否能夠以身作則。
當自己答應孩子的事情沒有辦到時,是找諸多的理由敷衍孩子,還是和孩子說明情況,尋求孩子的原諒,這其實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重視父母對孩子言傳身教的作用,多給孩子愛和陪伴,相信孩子一定能夠遠離謊言,得到真正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