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孩子打罵已經不管用了(經常打罵5歲寶寶的后果)
文 | 小微爸爸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很多孩子到了“詛咒敏感期”就會有一些罵人的不良行為,家長一定要謹慎引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變得更加文明。
前幾天我帶孩子到小區散步,很多小朋友都聚在一塊玩,有一個小朋友非常“蠻橫”,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嘴里還不停說著粗鄙的詞匯。
這個小孩只有5歲,平時都是奶奶在帶,進入了“詛咒敏感期”時,完全忽略了孩子語言表達上的教育。
孩子奶奶還和我們說,平時孩子在家也是這樣,動不動就罵人,有時候還會罵長輩,根本管不住。
相信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隨口臟話的“壞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孩子語言表達,尤其是在“詛咒敏感期”,父母們的引導一定要謹慎,否則會有負面效果。
一、什么是孩子的“詛咒敏感期”?
在我們的人生中,會有許許多多的敏感期,而詛咒敏感期就和我們的語言敏感期密切相關。三歲時,就開始能夠表達自己,孩子們在這個時期如果接觸到一些污言穢語,他們很快就會受到這些詞匯的刺激,從而加強這些詞匯的使用。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意識到語言的力量,能夠傷害別人,所以他們就會使用這些語言來試探并且不斷展示自己的力量。
其實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通常都是用這些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展示自己的力量,并沒有我們大人所理解的惡意,但如果家長沒有加以制止,孩子們非常容易養成習慣,影響孩子們的社交。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詛咒敏感期”,不要讓孩子陷入這個時期,在這之前,先了解一下孩子們為什么會隨口罵人。
二、為什么這個時間段的孩子“臟話”脫口而出
1、模仿行為
3-6歲的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很多孩子看到身邊的小伙伴說類似的詞匯,他們就會產生相應的模仿行為。
并且很多時候,孩子在看到外界有這種行為時,會被這種情緒和力量所感染,進而產生模仿的沖動。
2、禁果效應
很多家長都嚴格規范了孩子的語言和行為,所以有很多時候孩子不僅不能做很多事,甚至很多話也不能說。
但由于禁果效應,越是禁止孩子的事情,他們內向想要發生的欲望更大。并且很多家長在禁止孩子語言時,孩子會想要看到父母禁止的動作,因此加強說臟話的頻率。
3、環境影響
還有一點就是孩子生長在一個充滿臟話的環境中,如果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經常說臟話,時間一長,孩子很容易受到這方面的影響。
了解完孩子說臟話的原因,就應該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敏感期。
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1、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如果這個人生活在一個污言穢語的環境中,那么她的語言很快就會變得同樣的糟糕。
所以我們盡可能要為孩子建立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不受臟話的干擾,首先我們自己就要改變說臟話的行為,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個口頭禪、甚至是一個語氣詞,都不能出現在和孩子的對話中。
2、降低孩子說臟話的欲望
很多孩子在說臟話時,會引起家長的強烈反擊,這個時候孩子們可能會出于“好玩”心理,想要引起家長更多的關注,所以常常會強化臟話的行為。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降低孩子這種行為,減輕孩子說臟話的欲望,平時在制止孩子臟話行為時,盡可能冷處理,反應不要太激烈,否則會增加孩子說臟話的頻率。
3、學會正確的情緒表達
臟話可能對于孩子來說并沒有“臟”的成分,更多的是一種情緒上的排解和表達,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養成說臟話的習慣。
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們學會正確的語言表達,在孩子們內向有任何情緒時,都不要使用臟話來表達自己。學會其他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并且用正確的語言來傳遞情緒。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濫用臟話,語言變得粗魯,這可能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家長們要找到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說臟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