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也有媽媽繪本后的啟發(艾瑞卡爾好朋友繪本教案)
這周借閱的艾瑞卡爾代表作《袋鼠也有媽媽嗎》,同樣是一本溫馨有愛的繪本。書里依次展示了11種動物母子間的親昵畫面,“她媽媽”和“她寶寶”們相互依偎陪伴在一起,很適合2歲左右寶寶閱讀哦。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1.觀察動物形象,做延伸討論
在繪本中,艾瑞·卡爾筆下的袋鼠、獅子、長頸鹿等動物形象,雖然沿用他慣用的拼貼畫手法,但色彩艷麗,活潑靈動,動物們的表情、神態都栩栩如生。
讀繪本的時候,媽媽可以引導寶寶觀察動物的神態動作和身體特征。比如,袋鼠的后腿粗壯有力,前腿則簡短靈活;天鵝的脖子較為細長優雅,長頸鹿的脖子粗壯頎長,能看得更加深遠。
翻看到獅子媽媽和獅子寶寶時,我對布布說,你看,這兒有只小獅子趴在媽媽背上。她說道,它想要媽媽抱。
我說,對呀,就像寶貝經常要媽媽抱一樣,對不對?
她點了點頭。
像這樣讀繪本時,我們可以和寶寶進行討論,討論的話題可以與寶寶平時的生活相關。
將繪本和生活情境聯系在一起,不僅可以加深寶寶對繪本的認知,還可以引起他們情緒上的共鳴,也就是共情,這是促進寶寶情感發展的重要途徑。
2歲左右的寶寶,正處于“萬物有靈”的心理發展階段,他們覺得一切動物、植物等,天地間存在的東西,都是有情緒的,有靈性的。
喚起他們的情感共鳴,不僅是對幼小童心和想象力的保護,更有助于寶寶的情感發展。
2.親子對話口吻,肯定句式增加寶寶安全感
語言方面,“××有媽媽嗎?”“有,××有媽媽,就像我有你也有”的句式,簡單重復且朗朗上口,便于寶寶模仿和記憶。
比較獨特的是,繪本中的句子用的是親子對話的口吻,一問一答,重復了11次。每一個回答都堅定而溫暖,在不斷的肯定和重復中,寶寶可以建立內心的踏實和安全感。
注意文字的視覺元素同樣富有藝術氣息。每一個肯定回答“有”字,還有動物的名稱,都設計得色彩鮮艷,字體粗大,非常醒目,很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媽媽在給寶寶讀繪本的時候,讀到“有”時,與粗大的字體相對應,不妨提高聲調,用堅定的口吻大聲讀出來,說不定寶寶會特別開心哦。
也可以和寶寶扮演角色,一問一答,互相替換。或者做一個閱讀延伸,比如問,袋鼠都有爸爸嗎?引導寶寶作出回答,不僅增加親子間的交流,還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咯~
今日摘抄:
遇到問題找誰溝通很關鍵。如果找同樣是失意者溝通,你會得到安慰,但會變得更弱;如果總是選擇與強者溝通,你會獲得能量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