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tǒng)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tǒng)的講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沒有人喜歡滿嘴謊言的人,因此,在孩子小時候,大部分父母都會強調他一定要誠實。但是即便在如此強調之下,一些孩子還是會撒謊,而且那些謊言在家長面前非常拙劣。
可是哪怕父母當著孩子的面戳穿了他的謊言,他也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反而屢教不改,這是為什么呢?
孩子喜歡說謊,逃不開這幾個原因:
趨利避害的本能
有時候孩子犯了錯,當他意識到自己如果承認就會面對父母的教訓,他就會不自覺的撒謊以逃脫懲罰,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
比方說,孩子在客廳里玩耍打碎了一塊玻璃,這個時候他的心理狀態(tài)肯定是慌張的。因為他知道媽媽回來了,肯定會罵他,甚至會挨揍。
- 但是他又不想被罵,那怎么辦呢?
- 當然是撒謊了。
不過他們的謊話一般都非常拙劣,家長一聽就知道是假的,能當場拆穿他。
想要滿足自己的欲望
人都是有欲望的,小孩子也一樣。
不過同成年人不一樣的是,由于他們并沒有工作能力,唯一可支配的錢就是來自于家長給予的零花錢。
所以,當他們碰到某樣東西,自己的零花錢卻無法支撐,又或者這樣東西明顯是家長不同意買的時候,他就會通過撒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家長該如何應對?
很多家長雖然每次都會跟孩子講道理,讓他要誠實,但卻收效甚微。
實際上,這是由于他們沒有對癥“下藥”的緣故,要想根治孩子撒謊的壞習慣,就要從不同的撒謊原因入手,然后再去解決。
1、針對為逃避懲罰而撒的謊
如果孩子是想要逃避懲罰而撒謊,那么就說明他缺乏擔當的勇氣。家長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強調讓他誠實。
關于此類教育,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告訴他,《櫻桃樹》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
當然也不排除家長本身的問題。家長應該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是否太過嚴苛,比方說:經常打罵孩子之類的。
如果有,應當及時停止,選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或者將力度放寬一些,不要給孩子那么重的心里負擔。
2、針對為滿足私欲而撒的謊
當他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撒謊時,說明他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對的,又或者是家長不認同的。但是私欲占據了理智,才造成了他想要用謊言來滿足自己的局面。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倘若家長不加以阻止,讓他嘗到了甜頭,往后他不但會變本加厲,欲望也會越變越大,以至于走了偏路。
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首先要解釋自己為什么不同意他買這種東西,將道理和現實都掰開了揉碎了講給他聽。隨后再嚴厲地譴責他的這種行為,并且告訴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么樣的。
【推薦理由】該書通過很多妙趣橫生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層次挖掘孩子撒謊的原因,針對性給家長科學的闡述和實用性的指導,當面對孩子撒謊的問題時,可以理智、聰慧的解決。
家長可以這么說:“如果你想要這樣東西,為什么不提前告訴媽媽呢?如果你的理由足夠充分,我是不會拒絕的。但是你卻用了最錯誤的方法,這樣做不僅會消耗媽媽對你的信任,還損害了你自身的形象。”
說到最后,不得不提起善意的謊言,有時候孩子無法分辨家長善意的謊言,于是就跟著學。因此,家長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謊,即便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進行善意的謊言,也一定要跟孩子說清楚,別讓他模糊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