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大容易被拐(被拐兒童一般多大年齡)
哪些孩子容易被拐賣?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從年齡上說,6歲以下都很危險,但不滿1歲的孩子最容易被拐賣。

從性別上說,男孩比女孩危險。
基于公益性反拐網站“寶貝回家”中的“寶貝尋家”數據庫顯示:
0歲是拐賣巔峰期,此時男童女童數量接近。
1—6歲是拐賣高發期,這個年齡段被拐男童的數量遠高于女童。
6歲以上是拐賣低發區,男童比例逐漸降低,尤其是9歲以上被拐兒童變成了以女童為主。
資料圖
究其原因,和世界上大多數人口販賣是以剝削為目的不同,我國的兒童拐賣主要目的是收養孩子“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男孩成為最佳下手目標,而6歲以上的孩子對原生家庭已經有了記憶,不好被哄騙融入新家庭,所以6歲以下的男童成為人販子最誘人的獵物。
誰拐賣了兒童?
過半的孩子是被陌生人拐賣,但令人氣憤的是,親生父母賣掉自己孩子的也很多。
2013年到2015年6月30日拐賣兒童罪的47份裁判文書顯示:
47.5%的兒童被陌生人拐走,35.8%的兒童被親生父母賣掉,其他親屬和朋友等熟人作案的可能性也很高。
資料圖
我們上文提到的0歲拐賣巔峰期,這個年齡被拐賣的孩子大多是被父母賣掉。此時嬰兒不會走路、不會說話、沒有記憶,無任何自救能力,完全聽任父母擺布。有的父母與外祖父母共同作案,動機不一定是傳統上的未婚先孕,無法養育。有人出賣子女就是單純為牟利,甚至是先找好買主再懷孕生子。
實際上,親生親賣的案例近些年正在上升,成為兒童拐賣研究的新關注點。
人販子猖獗父母該如何預防?
1.在任何地方,都要看緊孩子,如何遇到有人很親切的想要接近孩子,或者是提出要抱孩子。要果斷的拒絕,并且遠離。
2.不要任何的陌生人看管孩子。哪怕一會兒也不可以。過來跟你搭訕的人,要求主動幫忙的人,最好都不要信。
3.帶孩子出門,不玩手機。小孩子,一會兒一個變,不留神就跑遠了。你低頭看手機,孩子沒準兒就跑沒影兒了。
4.在醫院里,給孩子檢查,要認準醫生,護士。不要單獨把孩子給了陌生的護士,最好是家人也要跟著。
5.帶著孩子,在街上遇到喧鬧擁擠的人群時,不要湊近看熱鬧。要時刻抓緊孩子手。避免人多把孩子擠丟了。
6.在景區玩耍,如果遇到陌生人請求你幫他拍照,要直接拒絕。一個人在外帶著孩子,萬事都要小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