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決孩子磨蹭拖拉(怎么樣改掉孩子拖拉磨蹭的毛病)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家長朋友們好!我是霍曉雪,歡迎收聽正商課堂幸福育兒系列課程。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孩子拖拉磨蹭怎么辦?
說到孩子拖拉磨蹭的問題。
這是我小時候,最困擾我媽的問題,小的時候,我一丁點時間觀念都沒有,每天早上,從起床、洗臉、刷牙,到穿衣服出門,都要我媽不停地催,而且有好多次都是,好不容易出門了吧,我可憐巴巴地和我媽說:媽,我書包忘帶了!
每次我媽都是既著急又無奈地再返回去給我拿書包!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遲到!
晚上回到家做作業更是如此,一邊做一邊玩,一會兒摸摸橡皮,一會兒削削鉛筆,一會兒又去喝口水,我猜我媽可能恨不得她自己替我把作業做了。相信我小時候的情況,很多家長都似曾相識,那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呢?
其實啊,孩子拖拉磨蹭背后有三個原因,我們先來一一了解一下,然后針對每個原因來學習一個方法,有效地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先說第一個。家長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正吃著飯呢,旁邊一個小皮球滾過,孩子就立刻跑去撿球了;正在畫畫呢,家里人打開了電視,孩子就會立刻丟下筆,跑去看電視了;再比如,上學的路上,路邊的小花小草、樹上的綠葉小鳥,都可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停下來,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會看到一個拖拉磨蹭的孩子了。所以,孩子拖拉磨蹭的第一個原因,是由孩子發展的特點來決定的,孩子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著急,他還沒有時間概念,不會計劃和控制。
那怎么辦呢?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試給孩子兩個有趣的選擇,同時也可以滿足我們家長趕時間的需求。
比如說,如果希望孩子洗澡,就可以說:寶貝,洗澡的時間到了,你是想像小鳥一樣飛過去?還是想像兔子一樣蹦著去?希望孩子關電視,可以說:我們約好的一集結束了,你是自己關電視還是媽媽幫你?自己關很難的,很多小朋友都做不到,你要不要試一試?
如果希望孩子去睡覺,可以說:寶貝,睡覺的時間到啦,走,你想聽一個故事還是聽兩個故事啊?
希望孩子做作業,可以說:該做作業了,今天你希望先干掉難的,還是先干掉容易的?我們可以找時間,對照著孩子的生活場景,比如穿衣吃飯,做作業,上學,做家務等等,寫一遍類似這樣的句子,每一項可以多寫幾句,遇到類似的問題就拿出來用,這個對于十歲以下的孩子非常有效。
我們現在說說孩子拖拉磨蹭的第二個原因,這就跟家長有關了,有時候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會讓孩子感到被逼無奈,產生消極對抗的心理。
比如說,孩子想出去玩,媽媽非讓他把玩具收拾整齊才能去,孩子心里不高興,但是又不得不干,自然就會隨便應付;
還比如說,孩子想做作業的中間玩一會兒再繼續做,媽媽卻希望他能夠全部完成作業了才玩;于是玩成了很多父母拿來逼孩子做事的交換條件。孩子自然消極對抗、拖拉磨蹭不愿配合。
還有的家長,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前完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生怕時間浪費,就趕緊又給孩子布置其它額外的作業:“你看還有那么長時間,你再把語文課文讀一遍,或者把英語單詞寫一遍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想:反正我提前寫完了,父母還會安排其它作業,我就慢慢寫就是了,于是就會出現邊寫邊玩的情況,拖拉磨蹭的習慣也在這個過程中養成了。甚至嚴重的,孩子還會出現厭學的行為!
所以,針對這一點,家長首先一定要記住:孩子節約的時間,請讓孩子自己自由支配,不要強加干涉!這一點很重要!
另外,家長可以試一試—啟發式提問。就是把你希望孩子做的事兒,盡量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來。
比如說,我們可以問孩子:寶貝,我們來想一下,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準時趕上校車?寶貝,睡覺前我們還有什么事要做啊?寶貝,今天如果要八點前完成作業,然后輕松玩,我們可以怎么辦呢?等等,因為只要是孩子自己說的,他就沒有被控制的感覺,他就更愿意去做。還是那句話,孩子最聽的是他自己的話。
好了,現在我們說說孩子拖拉磨蹭的第三個原因,有的孩子感統能力比較差,缺乏訓練、相關的技能不熟練。
而往往這個時候,性子急的家長就會替孩子做了,孩子依然得不到鍛煉,就會越來越慢,進入惡性循環。我們都知道孩子學習技能,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在我們看起來非常簡單的穿衣洗漱,可能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太容易掌握的技巧,孩子三四歲的時候穿一件衣服,可能都要十幾分鐘,刷牙可能要五六分鐘,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耐不住性子,開始催促他快一點、快一點,再不行,干脆直接幫孩子做了。
而結果就是,孩子因為缺乏這些事物的必要的練習,做事就更慢了,并且形成一個認知,這些事兒我都不行,我做不好。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催越慢,越慢家長越急,而在家長的催促和包辦下,孩子做這些事兒的信心越來越缺乏,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做起事情來更加瞻前顧后,速度自然就更慢了。
所以可以說,每一個拖拉磨蹭的孩子背后,可能都站著一個著急催促包辦的家長,那么怎么辦呢?
首先,家長要停止替孩子做事兒,改為放手讓孩子去做。同時呢,停止催促,善用鼓勵,給孩子足夠充分的時間,鼓勵孩子一點點的進步。
如果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我們就鼓勵她,孩子就會越來越有信心和成就感。比如:
“媽媽注意到,你今天吃飯比昨天快了2分鐘哦!”
“媽媽看到,今天你寫完作業就把書本和文具裝到了書包里,明天早上就會節省好多時間呢!”
“媽媽發現,今天鬧鐘一響,你就起床穿衣服了,節約了不少時間!“
“寶貝,你知道嗎?我們今天到校的時間比昨天提前了五分鐘呢!”……
這樣通過清晰的鼓勵的話,讓孩子認識到,不拖拉磨蹭所帶來的好處,會激發孩子內在原動力,孩子就會更愿意在這方面做的好!即使再糟糕的情況,也有值得稱贊的地方,千萬不要小看鼓勵的作用!把責任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用鼓勵孩子點滴的進步來代替批評指責孩子。
好了,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最后為大家總結一下我們這節課的內容:我們這一講講了:孩子拖拉磨蹭有3個原因,分別是:
孩子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著急;
孩子會對被強迫做的事消極抵抗;
以及孩子自身感統能力較差;
那,針對這三個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我們的3個應對方法分別是:
試著給孩子兩個有趣的選擇;
讓孩子自己支配他節約下來的時間;
以及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