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怎樣的正確引導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面對一再延期的開學時間,最開心的是孩子,最頭疼的是家長和老師。
孩子延期開學,在家里如何做到不耽誤學習呢?
這些假期學習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和孩子。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01抓心態
假期,最重要的是抓心態。
以往,孩子因為過春節而心散,因為開學而焦慮,再加上寒假短暫,不知不覺荒廢了一個月。而在這個特殊的寒假中,孩子因為一直宅在家而變得煩悶,加之開學延遲,更加無心向學。即將進入二月下旬,家長應該及時調整孩子的心態,端正其學習態度。
1. 多跟孩子講講“停課不停學”的意義。
教育部一直強調“停課不停學”,是希望孩子珍惜寶貴假期,希望家長科學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鍛煉。利用好家庭現有的、網絡上優質的教學資源,引導孩子學習。特殊時期也是難得的“人生大課”,每個人身臨其中,必然有所感悟。
2.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感恩之心
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斗中,有無數人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守護著大家的安全。除了成千上萬名緊急奔赴前線的醫務人員,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守護者,警察、保安、清潔工、快遞員……要讓孩子知道,正是這些人在用平凡造就一個國家的偉大,用擔當守護生活的安寧,由此讓孩子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有感恩之心。
家長可以用適合孩子年齡的方式講講為什么居家隔離、講衛生、做好防護就是對這次戰役的貢獻,讓孩子了解國家社會是一個整體,沒有人能離開社會和國家獨自生活,而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家人、社會和國家負責,以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也要告訴孩子,別人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時候,我們不能忘了成長。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天我們才能真正報效祖國。
02抓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說得好,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習慣是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飯前便后洗手,洗手要有正確的方法和步驟……可能家長在平時重復、嘮叨了無數次都未必有效,但現在學校、社區、各種媒體都在反復強調良好生活習慣對防止疫情的重要性,家長要做的就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知識接受能力,讓孩子了解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并以身作則,和孩子一次次地把這些習慣做到位:從公共場所回家以及飯前便后認真洗手,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曲肘遮住口鼻,外出佩戴口罩等。等疫情結束,也許你會發現孩子已經有了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了。
除了衛生習慣,也要讓孩子養成堅持的習慣、專注的習慣、高效的習慣,每天都要堅持學習,學習時不能三心二意,不能東張西望,不能跑來跑去。拒絕拖延,拒絕偷懶,不能放任孩子找借口不學習。一旦發現孩子分心,就要及時提醒,多鼓勵,多引導,保證其更高的學習效率。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假期的意義就是為了新學期做準備。
03抓作業
原定的寒假已接近尾聲,大多數孩子應該已完成作業。若孩子還未完成,說明其學習存在明顯問題:不重視學習,不懂得規劃學習,不能高效學習。現在抓孩子的寒假作業,應該抓好這3件事。
1.寫作業前先問問孩子:
哪一項作業是最難的?
哪一科作業是最多的?
哪一項作業需要家長的配合?
讓孩子自己講清楚作業的詳細情況,引導他做好計劃。家長提前了解清楚孩子的作業情況,知道如何輔導。
2. 輔導作業要注意:
先讓孩子做好作業并且檢查完畢,我們才去輔導。發現孩子做錯了,不要急著幫他改正,要讓孩子自己反思、修改,尋找正確答案。發現孩子走神了,不要急著斥責,稍微提醒鼓勵即可。
3. 檢查作業有三步:
檢查之前的作業,做錯的是否已更正;
檢查難度較大的作業,從中發現孩子的不足;
平時多提問,多指導,幫助孩子及時復習,學會思考。
“陪讀”最重要的是陪寫作業,家長陪得越好,孩子進步越快。
04抓基礎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利用寒假幫助孩子實現彎道超車。然而沒選對彎道,孩子有可能越沖刺,越落后。
一個基礎較差,考試經常倒數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提高,而是夯實基礎。
1. 回歸課本,把教材多學幾遍。
語文的字詞句段,數學的公式定理,英語的單詞語法,這些都要學好。
要讓孩子重視平時的基本功訓練,把課本上的例題、堂上練習做多幾次。
2. 結合作業,把知識學透。
利用好老師布置的作業,夯實基本
扎實的基礎學習、寬泛的知識面,比提前學習更重要。
05抓積累
魯迅說過:“無論什么事,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積累與運用,是中小學生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
上課時,孩子學習的重點在獲取知識上;
放假后,孩子學習的重點應該在積累上。
質變來自于量變,讓孩子做好這3個本子,受益匪淺。
1. 摘抄本
摘抄好詞好句,平時閱讀、看報時就要多留意。
摘抄經典素材,積累名人事跡,以及一些典型案例。
摘抄生活素材,比如寫日記,把生活中有趣的、有價值的事情都記錄下來。
2. 筆記本
上課時,記下老師強調的重點知識,以及課后要請教的問題。
下課后,把今天學過的知識整理一遍,把零散的筆記歸整起來。
考試前,整理好每一課的筆記和重點知識,最好畫出知識框架。
3. 錯題本
凡是做錯的題目都摘抄下來,反思做錯原因。
凡是常錯的題目都歸類起來,發現存在的學習問題。
凡是考試前都重做一遍錯題,直到確認類似題目不會再做錯。
學習需要日積月累,再簡單的知識積少成多,也會成為大學問。
06抓閱讀
每逢假期,作業總少不了一項——閱讀。
我們知道孩子平時沒空閱讀,更應該利用假期時間,在書海中盡情暢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弊x書,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卻獲益最大的投資。
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我們可以這樣引導他。
1. 為孩子讀書,激發其創意。
比起紙上枯燥的文字,如果家長能生動演繹故事內容,孩子會聽得更投入。
還能夠在家長的講述和引導下,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創造力和創新力。
2. 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培養興趣。
不用硬給孩子做計劃,規定他讀什么書,孩子會建立起一個屬于自己的閱讀世界。
在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建一個小書架,閱讀角,滿足孩子的閱讀需要。
3. 多和孩子討論,讓其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提起書中話題時,家長要積極、主動地互動,滿足孩子的傾訴欲與表達欲。
最好不批評,不否定,我們參與討論的興致越濃,孩子得到的成就感越大。
請相信,愛閱讀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在這個“超長”寒假,希望各位父母不要將您的孩子一味地推給在線課程,不僅僅讓孩子“安心讀書”,希望您能在引導和參與中,給予孩子對其一生真正有益的素養與能力。
親愛的家長們,讓我們給孩子們上一堂生活課,教會孩子們講衛生、守規矩;給孩子們上一堂自然課,教會孩子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給孩子們上一堂家國情懷課,告訴孩子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堅強與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