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波動大(如何看待孩子成績的波動)
孩子在校學習,成績出現波動也是正常現象。可是以前還好好的孩子,沒有征兆的出現成績波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些孩子的成績甚至像過山車一樣讓父母心驚肉跳。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其實孩子的成績出現波動甚至頻繁波動并不是沒有征兆,而是我們忽略了一些細節,表面是偶爾下滑,可能存在長期積累的問題。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成績波動下滑的幾種原因,大家自查一下是否存在這些情況。
原因1:更換老師
學校更換老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有些孩子在習慣了上一位老師施教方式后,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未形成自己獨立的一套學習方法,換老師后,因為不適應或沒有學習方法而無從下手,如果學習內容比較復雜,很容易出現跟不上或成績波動的現象。
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適當介入,幫助孩子一起重塑學習信心,一起總結學習方法,適當預習復習,幫助孩子平安走過過渡期。
原因2:同學關系出現問題
孩子們在學校其實也是一個小社會,他們有自己的圈子,同學之間的關系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同學之間的矛盾更是讓孩子心情波動影響學習的重要原因。有些孩子甚至被同學欺負或孤立,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安全感受到威脅,心不安定,學習肯定會受影響。
這種情況一般需要父母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孩子一起分析同學交往中的問題,明辨是非,學會保護自己,更要教孩子樂于助人,幫助他改善同學關系,融入集體。
原因3:師生關系出現問題
師生關系出現問題,也可能是單向的問題,比如孩子在老師批評后害怕老師,不敢向老師提問,擔心老師罵自己,做事小心翼翼;也可能是雙向的,比如孩子屢教不改,老師對其失望,經常批評甚至懲罰,孩子討厭老師等。遇到這種情況,孩子的學習肯定會受到影響。
這種情況父母要完整的聽一下孩子的處境,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和感受,共情孩子,并且和孩子站在一起,讓孩子先有安全感,然后再和孩子分析討論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比如激勵孩子用成績改善老師對自己的看法,用好的表現讓老師目瞪口呆等,想方設法把師生關系的扭轉變成行動目標。
原因4:親子關系出現問題
親子關系如果出問題,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也會受到影響,比如有些父母讓孩子在家里做一堆資料,那孩子就選擇在學校“休息”,因此無法抓住課堂,反而出現成績下滑,往往這時父母更加急燥,加大在家的學習壓力,形成惡性循環。要知道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合理應用才可以。還有一些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出現了問題,總是糾孩子的錯處無限放大,造成孩子缺乏自信,有的甚至避免和父母溝通,父母無法溝通就會通過不斷的嘮叨來訓斥孩子,孩子更會不聽,關系不斷惡劣,爭吵不斷,家庭形成內耗,有的孩子甚至不能聽見學習,厭學,親子關系的惡化對孩子影響無窮。
這種情況要馬上著手改善親子關系,當然關系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好起來,要有耐心,不斷地去努力改變。父母先改變,才能讓孩子慢慢感受到父母的誠意發生改變。平時和孩子的溝通采用商量的語氣,家庭成員之間要共同商定處事規則,不只是父母單方面決定,也要征求孩子意見。
原因5:學習基礎出現問題
學習基礎出現問題,這種情況一般都會在轉折期呈現出來。如三年級現象、初二現象、高二現象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習難度變化暴露出了學習短板,基礎不扎實的情況開始展現。之前沒有形成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在簡單的學習內容中表現不太明顯,從成績看不出大的波動,隨著學習內容加重變難,開始出現成績大范圍波動,有的甚至各科都出現大的波動,這證明基礎有問題,或學習方法習慣根本上存在問題。
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查出問題,讓問題更全面的暴露,然后制定調整方案,父母可以多和老師溝通,或多多關注孩子學習的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原因6:心態出現問題
很多孩子在學習初期還能拿較好的成績,但隨著學習時間的加長,出現了嚴重的波動現象,也可能是孩子的心態出現了問題。如孩子沒有學習目標,不知道為何而學習,學習又累又苦,又不知道為什么學,自然心里出現抗拒,人類天性是懶惰的,孩子更是喜歡玩耍,對于枯燥的學習產生了厭惡之感。
這種情況下,要給孩子樹立目標,引導孩子有所定位,讓孩子了解歷史、國情、社會、自然,從學習之外了解學習的意義,讓孩子對世界、人生、價值有所感悟,樹立三觀,才是目標的發源之地。
原因7:課業壓力大
現在學習科目多,內容難,活動量不夠,競爭激烈,內卷嚴重,造成孩子課業壓力巨大,尤其對心理抗壓能力不足的學生,更是產生了大的影響。孩子們在高壓下,如果再沒有出口,可能會出現抑郁,厭學,成績波動下滑現象。
這種情況需要父母隨時關注孩子學習生活狀態,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能夠排解壓力,帶孩子適當戶外運動,接觸自然,只有釋放壓力,才能輕裝上陣。
以上就是孩子成績出現波動的幾種原因,總的來說,父母要關心孩子的成長狀態、心理需求,做衣食父母,更要做心靈父母,走進孩子的心,引導他們向未來!父母要摒棄焦慮的情緒,先給自己調整,再幫孩子一起調整。路還長,沒有什么事是絕對的,尤其成長中的孩子,他們大有希望,面朝陽光,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