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技巧(青春期的我們如何與父母有效溝通)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同事孩子去年升入了高中,他在聊天中就有些沮喪,他提到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很糟糕,回到家總是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一天不會跟父母主動說一句話,成績還下降的厲害,情緒有些暴躁,他有些困擾,到底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在了解的過程中,才發現其實問題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在孩子初中階段就有苗頭,只是當時父母沒有重視。
其實,很多的父母不是不愛孩子,不是不關心孩子,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溝通,不知道如何溝通才能說到孩子的心坎里,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達成好的效果。
在行銷全美近40年的經典教程、經典溝通書籍《工作中的溝通藝術》中,就提到了一個觀念:沒有任何人是不能溝通的。
這本書籍分為“商務與溝通的基本原理”“個人技能”“團隊工作”“高效演講”四個部分。書中都是基于真實案例,體驗式理解溝通模型的原理,涵蓋各種場景,提升溝通技能。
- “商務與溝通的基本原理”主要介紹了工作中溝通模型的原理以及產生效果的機制;
- “個人技能”聚焦于訓練個人在工作中的底層能力,從而有效應對常見的溝通困局;
- “團隊工作”側重于同事關系中良性溝通的方式;
- “高效演講”則詳盡介紹了演講的類型以及如何針對性地設計演講大綱,并通過各種言語和非言語的方式提升演講效果。
《工作中的溝通藝術》這本書,已經更新到第11版,絕對是行銷全美近40年的經典溝通教程書籍,最終就是讓你養成高效、恰當的職場溝通方式。
當然,學會了職場的底層溝通邏輯,運用到與孩子的溝通中,同樣也是適用的。
在《工作中的溝通藝術》這本書中提到,溝通過程中,有效地“傾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書中就提到一個重要的觀點,如果想要激勵為你工作的人,你就必須學會聆聽,這就是公司平庸或者偉大的區別,當員工感覺到自己被賞識之后,問題就會得到有效的解決。
這種溝通方式運用到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上,是完全相通的,一個有效的溝通在于在孩子面前有效地聆聽,能聆聽到孩子的心聲換位思考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最終根據雙方都愿意達成的一個結果或者目標去努力。
這里需要提到的一點是,“傾聽”這個詞聽起來簡單,但是很多人是不會正確地傾聽的。
同時,很多人往往都高估了自己的聆聽能力,在一項研究中就表明,如果給自己的聆聽能力自我打分時,沒有人會認為自己不善于聆聽或者聆聽能力很差,94%的人認為自己擅長聆聽或者非常擅長。
舉個例子:
在與人溝通、聆聽過程中,可能就會需要復述對方的問題來確認雙方的想法是否一致。書中有個對話例子就很有意思。
打印主管:我們現在工作用紙不足,這是我落后于進度的一個原因。
工廠經理回復:我懂了,原來你是因為工作用紙不足而落后于進度。
打印主管:是的,這就是我說的。
從對話中就可以發現,工廠經理依然不清楚為什么打印主管無法得到那份文件,或者說他也沒有表明打印主管所說的無法得到那份文件的真實含義。
這樣的傾聽,就沒有達到有效的溝通。
想想看,在家長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是否也存在相似的問題?
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很關心,想知道孩子為啥成績沒有考好,想找找原因,可是在溝通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出現忘了原本要溝通的目的,而去評判孩子的考試成績,評判試卷中出現的錯誤。最終父母與孩子不歡而散,溝通的目的沒有達成,傾聽沒有效果。
在書中,提到阻礙有效傾聽的原因有生理障礙、環境障礙和生理障礙。
比如生理障礙包含主以下三類:
- 第1個是走神,比如說你在開會,但是你手頭還有一些未完成的事情,可能就會轉移你的注意力;
- 第2個是超負荷的信息量,在這個時代我們隨處可見多元化的溝通,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現代設備,導致我們在接受更多的傳遞信息時,有時也很難做到仔細的聆聽;
- 還有一個就是自我中心主義,認為自己的觀點比他人更為重要或者有價值,說白了,覺得自己就是對的。當然,這有時是錯誤的一個想法,也會成為傾聽的阻礙。
那么,如何能克服這些障礙,如何能掌握正確的傾聽方式,書中結合一些列的真實案例,來讓你了解自己的傾聽類型偏好以及他人的傾聽風格,讓雙方更有效的傾聽,達到最佳的溝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