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題總是粗心馬虎怎么辦(孩子做作業粗心大意馬虎怎么辦)
疫情宅家辦公中,跟一位同事聊天時,同事說起了二年級的女兒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經常會忽略細節,粗心大意: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比如,在家做練習題時,常常是后面的附加題都做對,相反一些簡單的計算題卻會做錯,不是看錯了數字,就是審錯了題;
平常考試,拿回來的試卷上面錯的都是一些簡單的題,導致丟分很多;
洗碗的時候,明明告訴了洗碗的步驟,她不是忘了把臺面收拾干凈,就是忘了刷炒菜鍋。
每當同事說女兒太粗心的時候,她都會這樣解釋:“我沒有注意到!”
雖然同事總會耐心地提醒她做事要細心,每次做完作業、做完事,都要認真檢查一遍,她也承諾以后會細心一些,但是卻一直不見成效。
同事感到很困惑,到底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克服這種粗心的毛病呢?
像上面同事的女兒能做對附加題,卻做不對簡單的計算題;明明知道洗碗的步驟,卻總會忘記某個環節。很顯然,她不是不會,而是粗心大意,之所以會這樣,與她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關系。
如今,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做事忽略細節、粗心大意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如:
注意力不集中、視覺分辨能力差、缺乏責任心等,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如做錯題、忽略做事的細節、丟東西等。
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小事組成的,都是由細節組成的。細節雖不起眼,但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于是有人提出“細節決定成敗”。
所以,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培養他做事細心的好習慣。
一、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并培養孩子關注細節的好習慣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或者是集中的時間不夠長,大腦在篩選、分析視覺看到的信息時就會受到不良干擾,信息就會出現差錯、遺漏或遺忘,從而出現粗心大意等現象。
在跟一些媽媽們聊天時,總能聽到她們這樣說:“我們家孩子其實是聰明的,就是太粗心了,所以考試考不好……”
也常常聽到一些孩子這么說:“其實我都會,就是粗心了……”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他們認真點,就不會犯這種錯誤。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做題粗心,就把錯題整理出來讓孩子反復的做,但是孩子總會做的厭煩了。
有一個媽媽分享過,苦于兒子做計算題總是出錯,就整理出錯題,做成一張張漂亮的題卡,把它們藏在鞋柜啊、衣柜啊、各種抽屜里,兒子每次發現有新題目時,都特別驚喜,然后迫不及待地解出來。
“熟能生巧”確實沒有錯,但變換方法和形式,才能讓孩子在反復熟悉的過程中不覺厭煩和疲憊。
孩子出現忽略細節、粗心的現象,雖然很正常,但是如果不及時克服這種弱點,就很可能會給他日后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不良影響。
所以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細心和關注細節的好習慣:
1、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
面對粗心大意的孩子,我們不要再對他說“怎么這么粗心”,更不要聲色俱厲地批評,否則很可能會對“粗心”起到強化作用,反而不利于他克服這一毛病。
相反,我們要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在孩子粗心的時候提醒他“做事要細心,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此外,當孩子認真且集中注意力完成某件事情之后,我們要及時肯定他、鼓勵他,強化他的“細心”表現。只要我們這樣去做,孩子就會有一種自己很“細心”的心理暗示,從而就會產生克服粗心的主觀性,進而從根本上克服粗心的現象。
2、培養孩子關注細節的好習慣
除了讓孩子養成細心的習慣,還要注重培養孩子關注細節的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的作者汪中求曾說,“一些細小的細節往往會流露出一個人深層次的素質。”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讓他注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帶頭做好注重細節的好榜樣。
當孩子在某些細節方面表現優秀,那就要不失時機地表揚他,我們要時刻告訴孩子關注細節的重要性,及時糾正孩子不注重細節的行為。
我是通過閱讀繪本來培養女兒關注細節的,在讀繪本的時候,通常讀完一頁,我們會觀察圖片,引導女兒找出圖中的細節之處。
比如在讀《老狼,老狼,幾點了》這本書中,有很多的細節可以尋找,其中一頁在老狼中午回到家中時,打開冰箱是空的,原來的食物去哪里了呢?在這里就藏了一個細節,在讀到這里時,我來提問,女兒在圖片中尋找答案,她看到了冰箱中有一張紙片,上面有一串的腳印,到底是誰的腳印呢?
而在前一頁當中跟這一頁是有關聯的,前一頁中,老狼在河邊洗臉上的泥巴時,在河對岸幾只兔子正抬著一堆好吃的東西走過去呢,所以在跟女兒討論時,就翻回前一頁來尋找答案,原來是兔子把老狼冰箱里的食物都搬走了,并且女兒還觀察到其中一只兔子并沒有帶披風,原來是用他的披風來裝食物了。
在繪本當中觀察圖片中出現的細節,這也是精讀一本繪本的方法,不光是聽故事,讓孩子仔細觀察圖中的細節,不失為培養孩子細節習慣的一個好方法。
老狼打開冰箱發現食物都沒有了
圖中河對岸幾只兔子正抬著好吃的食物
二、要提高孩子的視覺記憶力
視覺記憶力,是指對來自視覺通道的信息進行輸入、編碼、存儲和提取的能力。
視覺記憶力對孩子的思維、理解都有極大的幫助。如果一個孩子視覺記憶力不佳,會極大地影響他的學習效果。
孩子視覺記憶力差,會有以下表現:
- 注意力不集中;
- 看了好幾遍的生字,就是記不住怎么寫;
- 容易把相近的數字、字母、漢字看錯;
- 總是記不住自己的東西放在了哪里等等。
可以說,孩子視覺記憶力差也是造成粗心大意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們要通過一些訓練來提高孩子的視覺記憶力,推薦我跟女兒玩過的幾個小游戲:
1、猜一猜什么不見了?
準備3種水果,例如:葡萄、香蕉、梨、用一塊布遮擋住所有的水果,隨機拿走一個,問孩子什么水果不見了?(適合3歲寶寶)
(提示:4周歲寶寶用4個水果、5周5個、6周6個以此類推)
在這里溫馨提示一下:
如果在訓練過程中,孩子記不起拿走的水果是什么,那么可以稍微進行提醒下,例如(拿走葡萄,可以提示:它有紫色的外衣)。
或者準備3種物品,例如:玩具積木、手機、杯子,讓孩子記住順序后用布將道具全部蓋起來,然后問孩子第幾個是什么物品?
(提示:根據年齡來增加物品)
2、小小特工-譯碼游戲
準備4種物品,每個物品表示一個數字,例如:紙杯表示“1” 、積木表示“2” 、梳子表示“3” 、表示“4”,初始密碼是1234,然后用布蓋上,將物品的順序打亂,再問孩子密碼是什么?
(提示:根據孩子的年齡增加物品)
圖片源于網絡
3、加減譯碼(適合6周以上孩子)
準備幾樣物品,例如:水杯表示數字“1” 、小汽車玩具表示數字“2” 、水彩筆表示數字“3” 、橡皮表示數字“4”、積木表示數字“5”。
問孩子什么加什么等于7或者等于其他的數字。
增加難度方式:用布將所有物品蓋上,打亂順序再進行同樣的提問。
4、擺撲克牌
準備一幅撲克牌,任意選取幾張紙牌一字排開,讓孩子觀察10秒鐘,然后再讓孩子依照原樣擺出來。
注意事項:紙牌張數可以根據孩子年齡由少到多,逐漸增加難度。
增加難度:也可以讓孩子閉上眼睛,變換紙牌位置,再讓孩子指出變化,或者將幾張紙牌統統翻過去,讓孩子指著背面說出是什么牌。
5、模仿動作
孩子面對面坐下,讓孩子注意看大人的手勢,然后做各種姿勢的手勢,每做完一次讓孩子描述或模仿一下,反復進行。
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增加難度,開始可以從比較簡單手勢并且速度要慢,然后逐漸增加難度和速度,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連續多做幾個手勢讓孩子模仿,模仿的順序要對,并且要準確。
在跟孩子玩上面這些游戲時,要注意應該充分利用生動具體的形象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孩子就會無意識地記住這些東西。
三、有選擇地讓孩子做些“細活兒”
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孩子可能不同,而糾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細致的、艱難的、經常反復的工作,希望我們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以責罵,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平日里,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接受能力、個性特點,有選擇地讓他做一些“細活兒”。
比如,我在家陪女兒經常玩一些“找不同”、“串珠子”、“走迷宮”等游戲,鍛煉她的注意力和細心程度。
如果孩子喜歡棋類游戲也可以陪孩子下棋,讓他集中精力思考下一步應該怎么走。
我還經常給女兒分配一些摘菜、剝大蒜、幫忙打掃衛生、疊衣服之類的家務活兒,讓她靜下心來做好每一個小細節。
女兒疊衣服
女兒摘菜
通過這些方式,相信把孩子的注意力一點點地激發出來,就會變得更加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