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親子溝通(智慧溝通開啟全新親子模式)
沙漠里沒有參天大樹。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今天晚上聽家長課堂《智慧溝通享幸福》,課程一開始就被老師PPT中這句話震撼,是啊,在沙漠里怎么有參天大樹呢?同樣的,在一個糟糕的家庭氛圍下,又如何能培養一樣健康心態的孩子呢?
女兒今年初一了,正式進入青春期后,避免她青春期叛逆成了我們這個家庭的主要任務,為此我和孩子爸爸都很遷就她,甚至有一點小縱然,抱著青春期不敢惹,青春期會過去的心態,忍著,耐著,當然我和她爸爸可不是真心實意要這樣的。
偽裝的終究真不了,漸漸地她有點小放肆,欺負妹妹,不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仗著青春期她成了家里的小霸王,我們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通過今天的課程,我才知道,我們的家庭氛圍是失諧的,而失諧的根源是我們之前的溝通出了問題,溝通并不是你說我聽,也不是你聽我說,而是達成共識,也就是所謂的——共贏。
那要如何達成這樣的目的呢?
一:用好奇和空杯的心態去傾聽。
很多時候,我們仗著自己是家長,覺得自己有著天然的優勢,所以潛意識總是上演“欺負小孩子”的戲碼,我們很難聽孩子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總是孩子還未說完我們就好像知道了下一句,然后就開始品頭論足,高談闊論自己的見解,往往這時候,還是很反感。
因為孩子想表達的并不是我們談論的事情,她可能只是想和你說說她的思考或見解,而我們習慣性地幫孩子指導對錯,實在有些掃興。
所以當我們再和孩子一起聊天的時候,請多一點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用好奇心和空杯的心態去感受孩子語言背后的真實需求,才是我們良好溝通的第一步。
傾聽不僅僅局限于親子溝通,夫妻之間,我們與父母之間,朋友之間,哪怕是陌生人之間,都是永恒有效的箴言。
有了傾聽的基礎,我們會發現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孩子會向你吐露自己有暗戀的男生,又或者她說出自己愛玩手機的理由,有些我們難以接受,這個時候要怎么辦呢?
二:接納,唯有接納,才能將溝通繼續。
是的,沒有錯,就是接納。不論你是不是相信,我們都必須接受現實才能談改變,所以當孩子說出了自己心底的秘密,我們也不要急著否定和抨擊,而是心平氣和地接受此刻真實的孩子,并告訴自己,沒有壞孩子,只有壞行為。我時常在憤怒的時候這樣提醒自己,很好用!記得下次試試啊!
如果我們選擇接納孩子,那么很自然我們就會想到下一步。
三:知音難求,理解萬歲。
當她有一段時間,我和女兒一起學習到深夜,當她喊累不想早起的時候,我沒有了以前的責備,當她學習的空檔想玩游戲的時候,我也突然松了一口氣,當她每天能按時完成作業的時候,我覺得她真的非常優秀,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我經歷著她的經歷,自然也理解了她的不容易。
這個世界有很多標準,但這都是應然的日子,而我們的生活其實是一種實然的狀態,在實然里總是強調應然確實能讓人明確方向,但是這應然不該由父母掌控,如果孩子沒有這樣的追求,當父母的也只能多鼓勵和影響,外加引導,唯獨不可以強加,這樣孩子累,自己更累,結果還兩敗俱傷。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到,因為我們會強調,我們愛孩子,不想讓孩子走彎路,但是彎路,這本是一個很主觀的判斷,如果孩子不認為是彎路,就算我們說得再多也是徒勞的。
在真正的理解之中,有一點是不可以忽略的,是什么呢?
四:共情,感受孩子真正的需求。
我的女兒很喜歡追星,所謂的明星八卦和花邊新聞是她日常消遣必備,而我打發時間的方式是看書,我們不同的喜好自然我是見不慣她這樣瞎浪費時間的,所以我總是念叨讓她多看看書,結果真的很邪門,我這樣愛看書竟然絲毫沒有影響她的喜好。
后來自己閱讀了很多書籍,也上了很多親子關系的課程我才明白,我并沒有設身處地的理解她的感受同時我一直沒有Get到她真正的需要。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會進入到自我認同的關鍵時期,她開始問自己是誰?她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她開始探索自己到底該成為怎樣的人,她開始展露自己想要得到更多人的喜歡,而明星耀眼奪目,粉絲眾多,從明星身上她能看到自己渴望成為的模樣,其實追星不過是她表達自我,展現自我的一種方式。
當我能共情出她真正的需求,我會進行引導,告訴她許多明星背后的不容易。
記得有一次,我們圍繞明星這個話題聊了很久,從她的言語里,我讀到了她渴望嶄露頭角,做人上人的上進心,但是我也被她口中的成名簡單而擔心,因為她的眼界和經歷還看不到明星背后的努力和壓力,更看不到臺下十年功的辛酸沉淀。
我鼓勵她,如果喜歡明星,那真是一件好事,但現在就要為此進行努力了,是學跳舞還是鋼琴呢?她聽了一愣,說為什么呢?不是長得好看就行嗎?那我問她,長得好看,沒有本事,別人質疑起來,你要如何回答呢?又有哪一個明星一直是個大花瓶呢?
她開始細數起她喜愛的明星們,發現她們都有一技之長,甚至多技之長。
老師在課上說——沒有不合理的需求,只有不合理的行為,真的深以為然。
孩子的任何需求都是合理的,但是她們滿足需求的方式是有待商榷的,就像我的女兒,喜歡明星,想當明星,但是卻每天照著鏡子打卡夸自己漂亮,這樣的行為怎會讓她夢想成真呢?所以我用引導的方式幫她改一改追星行為,變成日常練舞,變成好好學習,變成注重自己品格的修養。
這些恰當的行為,才能實現她恰當的目標。
結語:
今天的課程有很多收獲,也學習了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其中的傾聽,接納,理解和共情更是放在四海皆通的法則。
再仔細想想女兒的小霸道也瞬間明朗了許多,是我們沒有共情到她的真正需求。她極盡所能展現出自己是個小大人,想要行使權力,想要說了算,這本來是一種好事,但是方式方法卻欠妥當,所以我們應該耐心和她溝通,對她進行正確的引導才是正解。
看來這一堂課沒有白上哦!
記得一本書曾說過:父母是園丁,而不是木匠。希望自己是一個辛勤的園丁,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去呵護孩子健康成長,直到花開爛漫,滿園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