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啟蒙加強孩子的數感(培養孩子的數學從數感開始)
孩子2歲半就會數數了,為啥還是學不好數學?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鄰居家孩子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2歲半左右就能從1數到10,3歲的時候都能數到100多了。
可上了學之后,孩子的數學成績卻一直不好,20以內的加減法經常做錯,數學成績在班級里算是中下等了,鄰居一家都不能理解,怎么小時候挺聰明的孩子,學不好數學呢?
數學啟蒙的關鍵是培養“數感”
兩個英國的數學研究者曾對一批6-13歲的學生進行過觀察和研究,他們發現數學成績好不好,與孩子的“數感”大有關系。
數感好的孩子,理解數字的含義,能靈活地運用數字。而數感差的孩子,更多是靠套用解題方法的方式做題,一旦題目變了花樣,解題過程就變得很艱難,易出錯。
孩子學習數學的目的其實是解決實際的問題,而數數則是單純的機械記憶,舉個例子:會數數的孩子,未必能搞明白3塊蛋糕和5塊蛋糕的區別。
所以數學啟蒙的關鍵應該是培養“數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
1、利用實物教孩子數數
數學啟蒙時,家長可以利用數實物的方式,幫孩子理解數物的對應。
比如一邊走臺階一邊數數、一邊數積木一邊數數……
這樣孩子可以將數字“1”和“1個”物品對應,數字的形象也就更具體了,孩子也能更好的理解數與量的關系,在進一步學習加減法時也更有優勢。
2、數字拆分游戲
數字拆分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定數量的物品,拆分成兩部分,幫孩子理解數字的加、減、比較等概念。
比如拿出7個小球,讓孩子分給2個人,看看可以有幾種分法: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
這樣經常玩,孩子就能更好的理解數字的含義,對數字的感覺也會更敏銳。
3、數學游戲
關于數學的游戲有很多,以分類、集合、比大小、測量等概念為主,可以變換出非常多的數學游戲。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大小,還可以增加或減少難度。
比如用撲克牌玩比較大小的游戲,可以直接抽牌比大小,也可以多次抽牌加減之后比較大小。
如果家長對數學游戲沒什么研究的話,也可以給孩子玩一些現成的數學啟蒙游戲書。